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草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中草药杂志2018年第13期文章
  • 失效模式分析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熟三七皂苷类成分纯化工艺

    目的优化熟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方法通过失效模式分析(FMEA)筛选纯化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以皂苷类成分的回收率和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优选.实验中以5个主要影响因素(上柱液质量浓度、上样体积、水洗体积、乙醇体积分数、乙醇洗脱体积)考察了熟三七皂苷类成分的纯化工艺.结果以大孔吸附树脂为纯化工艺,优化工艺为当上柱液质......

    作者:胡玉飘;崔秀明;张泽君;陈丽娟;于未博;熊吟 刊期: 2018- 13

  • 柚皮素纳米晶体的制备及药剂学性质研究

    目的制备柚皮素纳米晶体,并进行药剂学性质研究.方法采用介质研磨-喷雾干燥法制备柚皮素纳米晶体;用马尔文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柚皮素纳米晶体的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用扫描电镜观察晶体形态;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考察晶型和化学结构是否变化;用转篮法测定纳米晶体的溶出度.结果柚皮素纳米晶体平均粒径为(400.7±6.9)nm,PDI为0.23;制备成纳米晶体后,柚皮......

    作者:赵涵;戎欣玉;刘爽;麻雪娜;闫若玉;李志远 刊期: 2018- 13

  • 响应面法优选葛根超微粉的制备工艺及活性成分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葛根中8种主要黄酮类成分UPLC同时测定法,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葛根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葛根超微粉的生产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对葛根粉碎技术中的粉碎时间、投药量和初始粒度3个因素进行考察,以粒径分布(D90、D50)和UPLC法测定的不同粒径葛根粉(10~40、40~65、300目)中8个黄酮类活性成分(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

    作者:孔馨逸;刘妍如;唐志书;王梅;吕杨;张遥遥;董娇;宋忠兴;钱大玮 刊期: 2018- 13

  • 蟾酥化学成分及其人工合成的研究进展

    蟾酥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其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蟾酥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蟾蜍内酯类、吲哚类生物碱、甾醇类及其他类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蟾酥具有抗肿瘤、强心、抗炎、局麻、镇痛等多种药理活性.对近年来蟾酥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人工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蟾酥的物质基础研究、药效机制阐释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孙崇峰;范圣此;罗毅;孟兆青;徐晶晶 刊期: 2018- 13

  • 中药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具有疗效好、抗癌谱广泛等优点.但周围神经病变是其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和生活质量.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益气活血、温阳通络等传统中药在治疗此症上取得一定进展.从中药复方及活性成分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临床医师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提供依据.......

    作者:苏晓琳;王江威;王长福;姜海;赵婉;杨炳友;匡海学;王秋红 刊期: 2018- 13

  • 中药特殊煎法的探讨与思考(二):后下

    “后下”是中药汤剂特殊煎法的一大特色,然而一些患者对中药煎煮时需后下的中药、后下的原因以及如何后下缺乏基本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的误解,从而出现因中药煎煮不当导致的临床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古今文献,尝试剖析中药后下的原因及注意事项,并对如何后下提出探索性的思考,为中药后下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聂安政;高梅梅;朱春胜;张冰 刊期: 2018- 13

  • 基于电子医疗数据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适应症(恶性肿瘤)真实世界临床应用特征研究

    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医疗数据,分析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适应症(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特征,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提取全国范围22家大型三甲医院44588例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适应症患者电子医疗数据,对一般信息、西医诊断、用药剂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出院转归等特征,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适应症人群平均年龄57.30岁;男性多于女性;以肿瘤科、门......

    作者:郜明月;谢雁鸣;张寅;陈岑;庄严 刊期: 2018- 13

  • 中药药对及其有效成分抗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药对的配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临床遣药组方及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科学内涵.近年来,许多脑缺血损伤的防治研究发现,通过中药药对的合理运用,实现中药复方的优化组合,可多靶点、多层面作用于缺血脑组织的神经血管单元,多途径调控相关信号通道,明显减轻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的损伤及脑缺血损伤引起的炎症级联反应和再灌注损伤,及时恢复脑部血流并有效保护神经元,取得“复流”与“脑保护”相似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神经功......

    作者:毛冬雪;祝美珍;齐景馨;曾宪晶;俞睿 刊期: 2018- 13

  • 线粒体DNA标记在动物类药材分子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动物类中药材是中华医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药用历史悠久,功效显著.随着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动物类药物中混伪品掺杂现象时有发生,为其临床应用带来了安全隐患.线粒体DNA因其严格的母系遗传特征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群体遗传、谱系生物地理和系统发育等研究领域.近年来,线粒体DNA标记在动物类药材分子鉴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动物类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

    作者:陈梦;方昀;程汝滨;黄真;张光霁;陈建真 刊期: 2018-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