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草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中草药杂志2009年第8期文章
  •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Ⅲ)

    目的研究天麻中的强极性成分.方法大孔吸附树脂柱结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光谱分析及理化常数比较鉴定结构.结果从天麻大孔吸附树脂水洗脱部位及20%乙醇洗脱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柠檬酸单乙酯(Ⅰ)、尿苷(Ⅱ)、腺嘌呤(Ⅲ)、肿根糖A(dactyloseA,Ⅳ)、尿嘧啶(Ⅴ)、酪氨酸(Ⅵ)、N2-(对羟苄基)-鸟苷(Ⅶ)、1-异阿魏酸-β-D-吡喃葡萄糖苷(Ⅷ)、4-(β-D-吡喃葡萄糖氧)苯......

    作者:王莉;肖红斌;梁鑫淼 刊期: 2009- 08

  • 华东唐松草中两个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华东唐松草Thalictrumfortunei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华东唐松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分析,用UV、IR、MS、1D-和2D-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2个新化合物,分别为华东唐松草苷I[thaliforosideI,(22S,24Z)-cycloart-24-en-3β,22,26-triol26-O-β-D-glucopyr-anosi......

    作者:张现涛;李艳;张雷红;王英;叶文才 刊期: 2009- 08

  • 青藤碱氢溴酸盐的制备及其晶体结构

    目的制备青藤碱氧溴酸盐并确定其晶体结构.方法用化学方法制备青藤碱氢溴酸盐的单晶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法确定晶体结构.结果青藤碱氢溴酸盐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包参数a=0.72689(6)nm,b=1.43016(11)nm,c=1.92690(15)nm,晶包体积V=2.0031×10-7m3,晶包中含有的分子数目Z=4,晶体密度Dc=1.480g/cm3,F(0......

    作者:王晓玲;郭进宝;赵永春 刊期: 2009- 08

  • 红芪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红芪Hedysarumpolybotrys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四烷酸(Ⅰ)、正二十六烷酸(Ⅱ)、三油酸甘油酯(Ⅲ)、单棕榈酸甘油酯(Ⅳ)、3-甲氧基-......

    作者:李云志;黄静;郭弘川;任波 刊期: 2009- 08

  • 硫酸酯化防风多糖的制备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对防风多糖(SPS)进行硫酸酯化修饰,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用三氧化硫-吡啶法对防风多糖进行硫酸酯化修饰得到硫酸酯化防风多糖(S-SPS),利用紫外、红外分析手段对S-SPS进行鉴定,通过气相色谱方法研究其单糖组成,并在体外化学模拟条件下,研究SPS和S-SPS的总还原能力以及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结果SPS和S-SPS均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

    作者:张泽庆;张静;张宏艳;孙明礼;柳红 刊期: 2009- 08

  • 地稔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目的对地稔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并用高效液相方法确认分离得到化合物的纯度,根据理化性质及经UV、IR、1H-NMR、13C-NMR、MS等检测确定结构.结果分到5个化合物,分别是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Ⅰ),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Ⅱ)、萹蓄苷(avicularin,Ⅲ)、3,7,4'-三甲氧基槲皮素(3,7,4'-trimethoxyquerceti......

    作者:林绥;李援朝;郭玉瑜;郭舜民;阙慧卿;齐一萍 刊期: 2009- 08

  • 西洋参总皂苷乙酸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目的研究西洋参总皂苷乙酸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色谱方法分离纯化西洋参总皂苷乙酸水解产物,通过化学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西洋参总皂苷乙酸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k1(Ⅰ)、人参皂苷-Rs6(Ⅱ)、人参皂苷-Rs7(Ⅲ)、人参皂苷-Rk2(Ⅳ)、异人参皂苷-Rh3(Ⅴ)、3-O-β-D-glucopyranosyl(1→2......

    作者:贾继明;王宗权 刊期: 2009- 08

  • 隔山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隔山香为伞形科山芹属植物隔山香Ostericumcitriodorum(Hance)YuanetShan的根及全株,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等地.隔山香有疏风清热、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心绞痛、胃痛、疟疾、痢疾、闭经、白带、跌打损伤等病[1].、及诸多地方本草如、、等均有收录.田文艺等[2]报道隔山香蒸馏液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对甲、乙型链球菌及肺炎杆菌均有一定的抑......

    作者:张军;李润美;卫罡;赖小平 刊期: 2009- 08

  • 山蜡梅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蜡梅科植物山蜡梅Chimonanthusniten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SephadexLH-2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鲨肌醇(Ⅰ)、β-谷甾醇(Ⅱ)、薄荷脑(Ⅲ)、胡萝卜苷(Ⅳ)、东莨菪素(Ⅴ)、6,7-二甲氧基香豆素(Ⅵ)、山柰酚(Ⅶ)、槲皮素(Ⅷ)、芦丁(Ⅸ)、异秦皮定(Ⅹ).结论......

    作者:孙丽仁;何明珍;冯育林;陈康平;简晖;王跃生;杨世林 刊期: 2009- 08

  • 4种中药提取物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增殖及其葡萄糖吸收的影响

    目的利用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系(IEC-6),研究单味中药提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和葡萄糖吸收转运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藿香、苍术、黄柏和石膏等4种中药被定向提取,MTT细胞增殖试验筛选提取物的适宜作用质量浓度,测定各处理组细胞的葡萄糖吸收率和Na+,K+-SATP酶活性,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细胞中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1)、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和Na+,K+-ATP酶的mR......

    作者:宋小珍;杨秀江;王恬;刘凤华 刊期: 2009-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