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麝珠明目滴眼液质量控制方法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麝珠明目滴眼液中冰片的含量,用薄层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满意.......
作者:潘馨;季莲芳;曾敏 刊期: 1999- 01
-
视康滴眼液质量标准研究
视康滴眼液是我院研制的纯中药滴眼液,为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睛疲劳,畏光流泪,视物昏花的眼用制剂[1].处方由决明子、徐长卿等6味中药组成.为了控制本品的质量,采用TLC法对熊果酸、大黄素、大黄酚、牡丹酚等进行定性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大黄酚的含量,为该制剂建立了质量标准.......
作者:汤景龙;金基宁;方卫莉 刊期: 1999- 01
-
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川芎总提物
川芎以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再用30%乙醇洗脱,收集3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川芎总提物,其中川芎嗪和阿魏酸的含量约占本品的25%~29%以上,收率为0.6%.......
作者:邓少伟;马双成 刊期: 1999- 01
-
车前子水提取条件的探讨及冲剂的制备
探讨以水作溶剂对车前子进行提取的条件.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车前子的水提取佳条件:提取时间30min,加水比10:1,提取温度100℃;同时试验了不同粉碎度及提取方式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开发研制出车前子冲剂.......
作者:陈洁辉;刘奋强;林绍光;佘纲哲;郑绵波;林俊涛 刊期: 1999- 01
-
比色法测定冬虫夏草中甘露醇的含量
比较了测定冬虫夏草中甘露醇含量的两种方法.发现天然虫草和不同品种人工虫草制成品(胶囊剂)用容量法(A)测得的甘露醇含量比用比色法(B)测得的甘露醇含量要高,但天然虫草A/B比值较为接近,而不同品种人工虫草制成品(胶囊剂)的A/B比值波动较大.认为用比色法测定虫草中甘露醇含量较容量法更具特异性且快速简便.......
作者:李雪芹;包天桐;王雁 刊期: 1999- 01
-
HPLC法测定蔓荆子黄素的含量
以蔓荆子黄素为指标,用反相HPLC法测定了蔓荆子中的含量,实验采用C18柱,以甲醇-0.4%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8nm,用外标法测定,回收率为98.18%,RSD1.46%,线性范围0.15~0.75μg.本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为蔓荆子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坤;管玉民 刊期: 1999- 01
-
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石韦片中苦参碱的含量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复方石韦片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测定回收率为97.70%,RSD为3.23%.......
作者:董海荣;杨颖 刊期: 1999- 01
-
牛黄清心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根据组织特征,将牛黄清心丸中的12味药进行了显微鉴别,对冰片和牛黄进行了薄层层析.组方中共15味药,除郁金外,对其中14味药均进行了鉴别.......
作者:温敏;李以杰;李英华;潘赢 刊期: 1999- 01
-
浙贝母提取工艺的优化选择
以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媒、溶媒浓度、药材处理方法、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总生物碱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浙贝母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提取2次,每次1h,整粒提取,溶媒量6倍,药材不需碱处理.......
作者:苏碧茹;程艳阳;陈斌 刊期: 1999- 01
-
17种清热中药抗活性氧作用的研究
为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出具有较好抗氧化性能的药物,利用H2O2-CTMAB-鲁米诺发光体系,研究了17种清热中药水提取物抗活性氧的作用.结果表明其对H2O2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并呈量效关系.从抗氧化值(AOV)比较,白头翁(AOV=-0.836)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C强;连翘、鸦胆子、鱼腥草、半枝莲和大青叶(AOV<3)也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提示:白头翁、连翘、鸦胆子、鱼腥草、半枝莲和大青叶是......
作者:龙盛京;罗佩卓;覃日昌 刊期: 1999- 01
动态资讯
- 1 甘草次酸衍生物对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 2 芍药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的研究
- 3 酸枣仁中的一种新羽扇豆烷型三萜
- 4 黑尾胡蜂磷脂酶A1的分离纯化和活性研究
- 5 黄芩苷温敏凝胶的处方筛选及体外释放研究
- 6 木莓根部化学成分的研究
- 7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在天然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Ⅰ.音喷离子化(SSI)与大气压化学离子化(APCI)对利血平的比较分析
- 8 香荷药条的制备工艺研究
- 9 关于几种中药是否去核使用的商榷
- 10 离体皮肤渗透法测定三七总皂苷传递体经皮吸收特性
- 11 九州虫草中核苷类成分的HPLC法测定
- 12 粉防己碱及5-溴粉防己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分析
- 13 羊脆木根皮中1个新的异苯并呋喃内脂类化合物及其细胞毒活性
- 14 基于细胞色素P450酶的丹参代谢及其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15 甜梦口服液与针灸联合治疗焦虑症临床观察
- 16 槟榔碱对骨髓细胞内DNA的影响
- 17 N-脂肪酰-N-三甲基壳聚糖的合成及其对蛇床子素的增溶作用
- 18 东北岩高兰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 19 天麻防治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 20 外用正红花油致接触性皮炎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