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枇杷叶系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是一味常用中药,收载于历版供临床使用.枇杷叶归肺、胃经,具清肺止咳、降逆止呕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气、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作者:陈剑;李维林;吴菊兰;张涵庆 刊期: 2006- 11
-
思茅蛇菰的化学成分研究(Ⅲ)
目的对蛇菰科植物思茅蛇菰的极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以波谱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思茅蛇菰乙醇提取物的极性部分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甲基松柏苷(Ⅰ)、丁基松柏苷(Ⅱ)、4-O-β-D-glucopyranosylconiferylaldehyde(Ⅲ)、短叶苏木酚(Ⅳ).结论化合物Ⅱ为一新化合物.......
作者:戴忠;王钢力;林瑞超 刊期: 2006- 11
-
红车轴草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红车轴草TrifoliumpratenseL.为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红三叶、红花苜蓿、红菽草、红荷兰翘摇、金雀菜、三叶草.红车轴草原产于小亚西亚和西南欧,在欧洲各国及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海洋性气候地区广泛栽培.......
作者:陈寒青;金征宇 刊期: 2006- 11
-
蜀葵花的化学成分研究(Ⅱ)——黄酮类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蜀葵Althaearosea花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云英苷(astragalin,Ⅰ)、山柰酚(kaempferol,Ⅱ)、洋芹素(apigenin,Ⅲ)、香橙素(aromadendrin,Ⅳ)、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Ⅴ)、南酸枣苷(choerospondin,Ⅵ......
作者:冯育林;李云秋;徐丽珍;杨世林 刊期: 2006- 11
-
紫丁香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紫丁香树皮中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对紫丁香树皮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为:羽扇豆酸(lupanicacid,Ⅰ)、齐墩果酸(oleandicacid,Ⅱ)、对羟基苯乙醇(p-hydroxyphenylethanol,Ⅲ)、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phenylethanol,Ⅳ)......
作者:张树军;张军锋;王金兰 刊期: 2006- 11
-
黄杨宁原料中生物碱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分离鉴定黄杨宁原料中的生物碱,为黄杨宁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并分离纯化黄杨宁中各主要生物碱成分,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结果黄杨宁中主要含环维黄杨星D,另外两个次要成分分别为环黄杨碱D和环常绿黄杨碱C.结论经色谱分析、分离和光谱鉴定,确证黄杨宁主要由具有相同骨架结构的同系生物碱组成.环维黄杨星D单体不易由传统的柱色谱或重结晶分离等方法制得.......
作者:刘洁;杭太俊;张正行 刊期: 2006- 11
-
红藻海头红脂溶性成分研究
红藻海头红PlocamiumtelfairiaeHarv.系红藻门杉藻目海头红科海头红属海藻,多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海岸,我国南北方沿海均有分布.......
作者:张翼;陈昌祥;李晓明;王斌贵 刊期: 2006- 11
-
鸡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鸡骨草Abruscantoniensls全株的化学成分.方法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其成分,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羽扇豆醇(Ⅱ)、原儿茶酸乙酯(Ⅲ)、胡萝卜苷(Ⅳ)、原儿茶酸(Ⅴ)、肌醇甲醚(Ⅵ)、7,3',4'-三羟基-黄酮(Ⅶ)、腺嘌呤(Ⅷ)、腺嘌呤核苷(Ⅸ)、biflorin(Ⅹ)、isobiflorin(Ⅺ)、相思子碱(Ⅻ)、N,N......
作者:史海明;温晶;屠鹏飞 刊期: 2006- 11
-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Ⅱ)
天麻为传统名贵中药,主治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等症.其有效成分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等酚类成分,为全面阐明天麻的活性成分,前文对天麻的弱极性部位进行了初步研究,本实验继续报道其极性部位成分的结构鉴定工作.......
作者:王莉;王艳萍;肖红斌;徐青;梁鑫淼 刊期: 2006- 11
-
龙葵全草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龙葵Solanumnigrum全草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ODS开放柱色谱及反相HPLC等手段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龙葵全草60%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柱吸附,获得的60%乙醇洗脱部分再经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利用理化及波谱分析确定这些化合物结构分别为uttrosideB(Ⅰ)、uttrosideA(Ⅱ)、22α,25R-26-O-β-D-吡喃葡萄......
作者:周新兰;何祥久;周光雄;叶文才;姚新生 刊期: 2006- 11
动态资讯
- 1 总丹参酮不同纯化工艺的比较
- 2 细胞凋亡在雷公藤甲素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发生机制
- 3 甘遂化学成分的研究
- 4 贯叶连翘的化学成分研究
- 5 荔枝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6 红车轴草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 7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 8 松针的保健功效及相关产品研究进展
- 9 羟基红花黄色素A缓解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 10 老鼠簕生物碱A对肝纤维化大鼠PI3K/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的影响
- 11 银杏叶中银杏萜内酯的GC-MS定性定量分析
- 12 加味丹参饮对家兔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
- 13 甘肃省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资源
- 14 漾濞泡核桃青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 15 赶黄草水提浓缩液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6 四季青鲜汁治疗烫伤的实验研究
- 17 HPLC法同时测定凉血通瘀颗粒中7种主要活性成分
- 18 银杏萜内酯提取与纯化技术
- 19 大孔树脂富集三裂叶蟛蜞菊倍半萜内酯A和B的研究
- 20 去甲斑蝥素抗骨髓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