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中国南海海绵正丁醇部分中的核苷类成分研究
目的对中国南海产海绵Cinachyrellaaustraliensis的正丁醇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为合理开发海洋药物资源,更好地利用海洋生物体内具有强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从而开发出适用于人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波谱分析技术,并结合文献对照,对所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2-甲基-6-氨基嘌呤脱氧核苷[2-met......
作者:季宇彬;王禹;林文翰 刊期: 2004- 11
-
吐烟花化学成分研究
吐烟花是荨麻科吐烟花属植物Pellioniarepons(Lour.)Merr.,分布于海南、广东、云南等地[1].在对云南民间抗癌中草药筛选工作中发现其95%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本研究主要报道从粗提取物的氯仿层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确定为β-谷甾醇(β-stiosterol,Ⅰ)、羽扇豆酮(lupeone,Ⅱ)、羽扇豆醇(lupeol,Ⅲ)和3-羟基-2-苯胺酰基-4-偶氮基苯......
作者:方玉春;商红强;崔承彬;顾谦群 刊期: 2004- 11
-
假奓包叶化学成分研究
假奓包叶Discocleidionrufescens(Franch.)PaxetHoffm.为大戟科假奓包叶属植物,收载有该属植物,全世界共有3种,分布于我国和琉球群岛,我国有D.rufescens(Franch.)PaxetHoffm.一种,产于中部至西南部[1].收载有D.rufescens(Franch.)PaxetHoffm.,生于路旁及干燥乱石滩中.......
作者:朱华旭;闵知大 刊期: 2004- 11
-
蓬莪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莪术是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eton、广西莪术C.kwangsinensisS.G.LeeetC.F.Liang和温郁金C.wenyujinY.H.ChenetC.Ling的干燥根茎.中医理论认为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具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
作者:周欣;李章万;王道平;莫彬彬;梁光义 刊期: 2004- 11
-
人参果中三萜类成分的化学研究
人参果是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的圆形小浆果,7、8月间种子成熟时果实呈鲜红色,内有两颗半圆形种子,果实与种子同时采集,但多弃而不用[1].近代药理研究证明人参果具有某些与人参相似的作用.......
作者:于明;赵余庆 刊期: 2004- 11
-
米仔兰枝条中杀虫活性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传统民族植物药米仔兰(又称树兰)AglaiaodorataLour.枝条中杀虫活性成分.方法以生物测定为指导,采用硅胶柱、SephadexLH-20柱以及制备薄层分离板对其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物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对其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ocaglamide(Ⅰ)、desmethylrocaglamide(Ⅱ)、8-methoxymarikarin(Ⅲ)......
作者:杨四海;曾水云;郑烈生 刊期: 2004- 11
-
栽培菊叶薯蓣中甾体皂苷成分
菊叶薯蓣DioscoreacompositaHemsl.原产于墨西哥,因其薯蓣皂苷元(diosgenin)的含量和生物产量,是生产合成甾体激素药物原料的重要植物原料之一.Datta对印度引种的菊叶薯蓣不同部位diosgenin的含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含量高达到3.6%[1].......
作者:杨顺丽;刘锡葵 刊期: 2004- 11
-
杜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杜衡AsarumforbesiiMaxim.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又名马细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及江西等地,本品全草入药,具有散风逐寒、消痰引水、活血平喘、定痛等作用[1].......
作者:张峰;徐青;付绍平;肖红斌;梁鑫淼 刊期: 2004- 11
-
利川贝母非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利川贝母FritillarialichuanensisP.LietC.P.Yang为贝母属一新种,产于湖北利川、恩施等县海拔1000~1800m的山坡上,其鳞茎民间早已作药,国内外栽种贝母均为无性繁殖,即用贝母的鳞茎作种,不仅用种量大,造成药材的浪费;而且长久如此栽种,还易引起品系的退化,降低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产量也随之大幅度下降.......
作者:皮慧芳;阮汉利;张勇慧;吴继洲 刊期: 2004- 11
-
染料木素对大鼠生殖毒性的实验研究(Ⅲ)围产期毒性
染料木素系从豆科植物槐角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异黄酮单体成分,是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又非雌激素类化合物,称之为植物雌激素.流行病调查、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均发现,异黄酮通过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过程,维持骨代谢的动态平衡,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1,2].鉴于染料木素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为了保证其安全使用,本实验对其进行了大鼠的围产期毒性试验.......
作者:许建宁;王全凯;崔涛;罗玉姝;王四旺 刊期: 2004- 11
动态资讯
- 1 延胡索及其伪品的FTIR直接鉴别
- 2 复方血尿停经肝微粒体代谢后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
- 3 常见中药材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 4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抗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 5 近代科学思维主导下的中药资源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出路
- 6 基于腰痛宁胶囊的中药有效部位组方抗炎镇痛活性评价与筛选
- 7 马栗树种子提取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 8 热毒宁注射液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机制研究
- 9 桑悬浮培养细胞中2个新的Diels-Alder型加合物
- 10 HPLC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的不确定度评定
- 11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伴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
- 12 灯盏花细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 13 PK-PD模型在中药药动学中的应用
- 14 血栓心脉宁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 15 老瓜头研究概况
- 16 微型化介质研磨法制备难溶性黄酮类化合物纳米混悬剂
- 17 巴戟天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 18 前列腺素系统异常在关木通所致慢性肾脏损害发生中的作用
- 19 广藿香挥发油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 20 杜虹花的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