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碱提山茱萸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碱提山茱萸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方法经热水抽提后的山茱萸残渣用碱提取、盐酸中和、浓缩、透析、乙醇沉淀、DEAE-纤维素柱色谱分离,再通过SephadexG-200柱色谱进一步纯化,得到白色粉末状多糖PFCCⅠ.结果该多糖经过完全酸水解、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分析,证明PFCCⅠ由木糖和葡萄糖以18.8:81.2摩尔比组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57×104.以羟基自由基(·OH)清除剂苯......
作者:李平;王艳辉;马润宇 刊期: 2003- 11
-
四季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四季青为冬青科植物冬青IlexpurpureaHas-sk.的干燥叶,味苦、梁,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收敛生肌、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肺炎、急性咽喉炎症、痢疾、胆道感染、外治烧伤、下肢溃疡、皮炎、湿疹、手脚皲裂等[1].其主要含有机酚酸、三萜及其皂苷、鞣质、黄酮苷、糖类及挥发油等[2].......
作者:廖立平;毕志明;李萍;解军波 刊期: 2003- 11
-
黄花败酱化学成分
目的自黄花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Fisch.的全草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UV,IR,HRMS,ESI-MS,1H-NMR,13C-NMR,FGCOSY,DEPT,FGHMQC,FGHMBC)鉴定化学结构.结果鉴定为齐墩果酸-3-O-β-D-葡萄吡喃糖基(1→3)-α-L-阿拉伯吡喃糖苷(3-O-β-D-gluco......
作者:姜泓;初正云;王虹霞;李琳;刘云峰 刊期: 2003- 11
-
乌桕树皮亲脂性成分研究
乌桕Sapiumsebferum(L.)Roxb.为大戟科植物,落叶乔木,高达15m,具乳汁.其根皮、茎皮、种子及叶子均可入药.树皮、根皮四季可采,去栓皮,切片晒干;叶多鲜用或晒干,全年可采;秋季采收种子[1,2].乌桕性微温、味苦、有毒,具有利水、消积、杀虫、解毒、通便之功效;主治水肿、膨胀、湿疹、疥癣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乌桕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体外抑菌、抗炎、降压、降胆固醇及促癌作用[2].......
作者:柳润辉;孔令义 刊期: 2003- 11
-
三叶青的化学成分研究
三叶青的基源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hemsleyanumDielset.Gilg.异名为蛇附子(),石抱子(),金线吊葫芦、三叶对(),小扁藤、三叶扁藤、拦山虎(),雷胆子().三叶青生长于山谷林中或沟边坡地,分布于我国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三叶青以块根或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高热惊厥、肺炎、哮喘......
作者:李瑛琦;陆文超;于治国 刊期: 2003- 11
-
长柄梭罗细胞毒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长柄梭罗Reevesialongipetiolata树皮具细胞毒活性的醋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常压、加压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其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Ⅱ)、白桦脂酸(betulini......
作者:朱慧;屠鹏飞;陈琪;徐安龙 刊期: 2003- 11
-
柳兰化学成分研究Ⅱ.鞣质及多元酚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柳叶菜科植物柳兰Chamaenerionangustifolium(L.)Scop.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i-aionHP-20(Tsk),ToyopearlHW-40(C),MCIgelCHP-20P(Mitsubishi)柱色谱分离,经理化和波谱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柳兰全草70%丙酮提取物中分得9个鞣质类及其他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氧-没食子酰基-D-葡萄糖(3-O-gal......
作者:刘延泽;王彩芳;韩全斌;于丙午;丁冈 刊期: 2003- 11
-
清热凉血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建立清热凉血颗粒的制备方法.方法对水溶性成分,以绿原酸和浸膏收率为指标;对醇溶性成分丹皮酚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以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水溶性成分提取的佳工艺为用8倍量水,每次提取2次,共提取3次.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丹皮酚配比为10:1,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5h.结论本方法适用于清热凉血颗粒的制备.......
作者:李正翔;任荣;李彬;李培凡 刊期: 2003- 11
-
加压膨化前后甘草中甘草酸铵的溶出度比较
清音袋泡剂是由甘草、薄荷、桔梗等7味中药组成的一种茶剂,其中甘草为本方君药.由于甘草属根茎类药材,其原植物的组织结构致密,质地较为坚硬,故在制备清音袋泡剂时,对甘草进行了加压膨化处理,使其木质化结构变得疏松,有利于有效成分甘草酸铵在热水中迅速溶出.本实验通过定性鉴别、溶出度的比较,发现甘草进行加压膨化处理是可行的.......
作者:陈丹菲;王溶溶 刊期: 2003- 11
-
灯盏花素缓释微丸制备工艺与处方优化的研究
目的考察灯盏花素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和优处方,并对释药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骨架型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优处方,通过方程拟合探讨释药机制.结果所得微丸的制备工艺简单,微丸大小均匀,载药量大且药物含量均匀,能达到缓释12h的试验设计要求;释药机制以药物扩散为主,兼有骨架溶蚀.结论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灯盏花素缓释微丸方法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陈大为;张彦青;邹艳霜;李淑斌;赵秀丽 刊期: 2003- 11
动态资讯
- 1 丹红注射液中主要有效成分在脑缺血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2 熟地黄炮制的渊源及炮制终点判断依据研究进展
- 3 墓头回环烯醚萜酯提取部位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 4 虎杖蒽醌提取物抗柯萨奇B3型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
- 5 药用真菌蝉花的研究进展
- 6 大风藤根与茎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 7 溶剂浮选法分离富集茵陈中总香豆素的研究
- 8 刺柳珊瑚Echinogorgia sp.中的三个神经酰胺
- 9 广藿香及其混淆品广防风的鉴别
- 10 UPLC-Q-TOF-MS筛选穿心莲中亲和Caco-2细胞的活性成分
- 11 抗病毒红藻多糖的提取与测定
- 12 苍耳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13 云实种子中1个新颖卡山烷二萜类化合物
- 14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鱼腥草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 15 多反应监测方法评估丹参和人参对大鼠肝药酶的调控作用
- 16 淫羊藿苷的肠菌代谢研究Ⅰ.肠内细菌对淫羊藿苷的代谢转化
- 17 藏药密生波罗花中1个新的苯乙醇苷化学成分
- 18 齿叶白鹃梅叶化学成分研究
- 19 结肠炎散I号的质量标准研究
- 20 HPLC法测定蜘蛛香中缬草素、乙酰缬草素及其分解产物baldr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