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苦楝中的三萜类和甾体成分及其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苦楝Meliaazedarach皮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糖尿病活性.方法运用正相、反相及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构,并测试所得化合物体外对葡萄糖激酶(GK)、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激动活性和二肽基肽酶Ⅳ(DPPIV)、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的抑制活性.结果从苦楝皮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三萜和3个甾体化合物,分......
作者:谭钦刚;赖春华;张贵杰;陈毅飞;王恒山 刊期: 2014- 07
-
川东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龙胆科植物川东獐牙菜Swertiadavidi干燥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川东獐牙菜全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醇(1)、齐墩果酸(2)、5-羧基-3,4-二氢-1H-2-苯并吡喃-1-酮(3)、3β,12β-二羟基-孕烷-16-烯-20-酮(4)、当药黄素(5)、日当......
作者:梁娟;李胜华;陈超群 刊期: 2014- 07
-
粤蛇葡萄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目的对粤蛇葡萄Ampelopsiscantoniensi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血管生成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用斑马鱼模型筛选其抗血管生成活性.结果从粤蛇葡萄地上部分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粤蛇葡萄醇(1)、圆柚酮(2)、aromadendrane-4β,10β-diol(3)、脱落酸(4)、1......
作者:魏建国;杨大松;陈维云;王希敏;王云月;杨永平;刘可春;李晓莉 刊期: 2014- 07
-
广升麻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麻花头属植物麻花头Serratulachinensis干燥块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并通过理化常数和NMR等各种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广升麻干燥块根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羟基蜕皮甾酮(1)、polypodineB(2)、carthamosterone(3)、20......
作者:唐海姣;范春林;王贵阳;魏伟;王英;叶文才 刊期: 2014- 07
-
丹芪偏瘫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丹芪偏瘫胶囊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银杏叶片6.58mg/kg),丹芪偏瘫胶囊高、中、低剂量(306、153、76mg/kg)组.各组大鼠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3d,于第3次给药后1h制备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术后24h眼内眦取血,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内皮......
作者:王洋;陈涛;张艳军;李正;崔维利;李进 刊期: 2014- 07
-
干姜中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与归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干姜成分6-姜酚、6-姜烯酚、8-姜酚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探讨干姜的归经.方法采用“病证-药效-药动学”方法,给脾胃虚寒模型大鼠ig干姜水提液,分别在10、20、40、60、90、120、360min时取血、以及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脑、胃、大肠、小肠等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干姜成分6-姜酚、6-姜烯酚、8-姜酚在脾胃虚寒给药组大鼠和正常给药组大鼠体内各组织中的浓度,并计算药动......
作者:郭敏娟;张廷;马开;崔瑛;汪晶;杨晶晶;王君明;冯志毅 刊期: 2014- 07
-
下调PGI/AMF基因协同人参皂苷Rh2对白血病KG1α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通过干扰RNA的方法下调人磷酸葡萄糖异构酶/自分泌因子(PGI/AMF)基因的表达,研究人PGI/AMF基因协同人参皂苷Rh2对白血病KG1α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KG1α细胞及转染细胞分成对照组和用药组,对照组常规培养,药物组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30、45、60、75、90μmol/L的人参皂苷Rh2,各组分别培养24、48、72h后,CCK-8检测人参皂苷Rh2对白血病KG1α及转......
作者:游智梅;陈地龙;赵亮;魏强;夏菁;李丹阳;李静 刊期: 2014- 07
-
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比较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长春西汀、氟桂利嗪、倍他司汀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口服中药汤剂.结果眩晕视觉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头晕障碍量表(dizzinesshandicapinventory,DHI)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减低更明......
作者:邵义泽;王会民;赵文莉 刊期: 2014- 07
-
铁皮石斛丙酮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目的克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铁皮石斛丙酮酸激酶(pyruvatekinase,PK)基因(DoPK),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检测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ACE技术获得基因的全长cDNA;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及亚细胞定位等分子特性;用DNASTAR6.0和MEGA4.0分别进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借助r实时荧光(real-timequantitativ......
作者:张琳;蔡茜;张大为;张岗;郭顺星 刊期: 2014- 07
-
五指毛桃生药学研究
目的明确五指毛桃Ficushirta基原,以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方法考证五指毛桃文献,研究并记述五指毛桃植物形态、生药特征、各部分组织粉末显微特征及化学成分薄层色谱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提供了五指毛桃使用的历史依据,生药和薄层色谱数据,得到了五指毛桃标准中未曾记载的茎叶生药特征,提出根及茎叶不可同等使用.结论为完善五指毛桃生药及成药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刘文啟;严华;李韦;魏锋;马双成 刊期: 2014- 07
动态资讯
- 1 苦皮藤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 2 正交设计优选卷柏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 3 三拗汤不同配伍中麻黄碱、甘草酸和苦杏仁苷的变化
- 4 平肝涤痰方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
- 5 栀子苷和梓醇的电喷雾质谱裂解机制研究
- 6 穿心草(口山)酮抗氧化作用初探
- 7 泰山产天目琼花枝叶化学成分研究
- 8 胭脂树橙对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及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
- 9 降脂灵分散片溶出度的研究
- 10 不同生长年限霍山石斛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 11 HPLC法测定白术不同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
- 12 越橘中原花青素抑制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作用机制
- 13 黄芪多糖对实验性牙周炎骨吸收的影响
- 14 3种环糊精对姜黄素角膜渗透性影响研究
- 15 HPLC法测定宫瘤宁片中野黄芩苷
- 16 半枝莲中1个新克罗烷二萜化合物
- 17 忍冬根的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研究
- 18 HPLC法同时测定陇西地区防风中色原酮和香豆素类成分
- 19 HPLC法测定神应一号冲剂中芍药苷的含量
- 20 几种化学药物对银杏种子发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