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战骨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战骨是一种常用的壮族药,植物名为黄毛豆腐柴,系马鞭草科豆腐柴属植物PremnafulvaCraib,又名土霸王、穿云箭,具有活血散淤、强筋健骨、祛风止痛之功效,广西民间壮族常用于治疗腰腿痛、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肝区疼痛等,为广西道地药材[1].......
作者:戴春燕;陈光英;朱国元;方宏勋;蒋才武 刊期: 2007- 01
-
冬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冬凌草,学名碎米桠Rabdosiarubescens(Hemsl.)Hara,是一种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产于我国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陕西、甘肃、山西、浙江、安徽及江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原发性肝癌、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近年来药理实验还证明其具有中枢抑制、抗氧化等活性.......
作者:刘净;谢韬;魏秀丽;杨春华;梁敬钰 刊期: 2007- 01
-
山麦冬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研究
山麦冬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spicata(Thunb.)Lour.var.proliferaY.T.Ma的干燥块根,是湖北大宗道地药材.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山麦冬多糖有降血糖、延缓衰老、抗疲劳、辅助抑制肿瘤、抗辐射等作用[1,2].而目前对于山麦冬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分析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水溶性山麦冬多糖,并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单糖组成进行了研究.......
作者:韩凤梅;程伶俐;李路军;陈勇 刊期: 2007- 01
-
狗肝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狗肝菜Diclipterachinensis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性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IR、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环己烷萃取部分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六烷醇(Ⅰ)、硬脂酸(Ⅱ)、羽扇烯酮(Ⅲ)、羽扇豆醇(Ⅳ)、谷甾烷-4-烯-3-酮(Ⅴ)、豆甾烷-5-烯-7-酮-3β-棕榈酸酯(Ⅵ)、β-谷甾醇(Ⅶ)、齐墩果酸(Ⅶ)、3β,6β-豆......
作者:高毓涛;杨秀伟;艾铁民 刊期: 2007- 01
-
鼠尾草挥发油提取及成分分析
鼠尾草SalviaofficinalisL.系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为多年生矮灌木,具短木质茎,分枝茂盛.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在西方国家,作为常见的芳香植物广泛用于烹调调味,新鲜的与干的鼠尾草也用于药用和制取精油,鼠尾草与其粗油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Salvia来源于拉丁语,词意为挽救与治愈.......
作者:赵文军;吴雪萍;高林;向迎梅 刊期: 2007- 01
-
红车轴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红车轴草TrifoliumpratenseL.系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红菽草、红三叶、三叶草、红花苜蓿、红花车子、红荷兰翘摇、金花菜等.原产欧洲、西亚,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1,2].红车轴草不仅是优良饲料和牧草,而且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人们的传统食品和调味品.......
作者:索志新;斯建勇;沈连钢;王瑞虎 刊期: 2007- 01
-
GPC法测定仙人掌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以及HPLC-ELSD法测定其单糖组成
多糖类的活性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聚合度、分支度以及溶液中高级构象等都有关,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太大或太小均会引起活性的下降.因此,多糖的结构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多糖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与其生物活性间的构效关系是当前糖化学和糖生物学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多糖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糖苷键构型、聚合度、分支度等基本结构以及多糖的溶液构象等[1].本研究用热水提取的仙人掌粗多糖......
作者:金鑫;赖凤英 刊期: 2007- 01
-
海藻海蒿子褐藻糖胶的分离与组成分析
目的以海藻海蒿子为原料制备褐藻糖胶,并对不同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比较,对多糖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海蒿子脱脂干粉分别经水提取和酸提取以获得粗多糖,粗多糖分别经乙醇沉淀法和CaCl2沉淀法进行纯化.选取多糖组分F4用Q-SepharoseFastFlow和SephadexG-200凝胶柱进行分级分离,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鉴定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气相色谱分析多糖的中性单糖组成.结果......
作者:魏晓蕾;王长云;刘斌;方玉春;顾谦群;张姗姗;康凯 刊期: 2007- 01
-
盾叶薯蓣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盾叶薯蓣的水溶性化学成分,寻找活性物质.方法用系统溶剂提取,色谱法分离,光谱法鉴定结构,如:1H-NMR、13C-NMR、135DEPT、HMQC、HMBC、TOCSY.结果从盾叶薯蓣的水溶液中分离到一个薯蓣皂苷、一个苯苷类化合物、一个生物碱类化合物.薯蓣皂苷经测定分析,鉴定为26-O-(β-D-葡萄糖)-(25R)-furost-5-en-3β,26-diol-22-OMe-3-O-{α......
作者:徐德平;胡长鹰;唐世蓉;庞自洁 刊期: 2007- 01
-
苦瓜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Momordicacharantia的未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树脂柱纯化,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苦瓜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日耳曼醇乙酸酯(germanicylacetate,I)、苦瓜皂苷元Ⅰ(aglyconeofmomordicosideⅠ,Ⅱ)、苦瓜皂苷元L(aglyconeofmom......
作者:潘辉;赵余庆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
- 1 东北铁线莲化学成分研究
- 2 东北红豆杉针叶中紫杉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 3 金水宝辅助治疗心衰50例疗效分析
- 4 蜂胶对氧自由基和四氧嘧啶致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 5 苍术麸炒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的转化机制研究
- 6 羌活化学成分研究
- 7 芦荟色酮的研究概况
- 8 海洋中药厚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9 杜仲补天素片对雄性动物促生育作用的研究
- 10 马甲子总三萜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溶出性能研究
- 11 HPLC-MS法测定大鼠注射丹红注射液后血浆中3种酚酸类成分
- 12 热熔挤出技术制备热敏性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 13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红参药材
- 14 地榆-纳米银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15 中药材品种高特异性PCR鉴别原理及其应用前景
- 16 栀子果实中单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 17 川楝内生真菌的遗传及PKS、NRPS基因的多样性
- 18 3种饮片中川芎嗪含量的测定
- 19 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 GAP
- 20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炎免疫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