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接骨木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及其对大鼠类成骨细胞UMR106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Hance中抗骨质疏松的活性成分,及其对UMR106类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类成骨细胞UMR106的增殖为指导活性成分分离的指标,利用各种分离手段追踪分离接骨木茎枝60%乙醇提取物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并利用光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检测对UMR106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从接骨木中分离得到了7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醛(vani......
作者:杨序娟;黄文秀;王乃利;陈新滋;姚新生 刊期: 2005- 11
-
迷迭香化学成分研究
迷迭香RosmarinusofficinalisL.系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是目前公认的具有较高抗氧化作用的一种植物.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先后由德国和日本科学家从迷迭香中分离出具有高效抗氧化能力的成分[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于1981年成功地引种了迷迭香,通过CO2超临界萃取法从迷迭香的茎叶中萃取出了芳香油,提取出了食用抗氧化剂(rosemaryantioxidant,简称Rao)[2......
作者:程伟贤;陈鸿雁;张义平;高树鹏;陶云海;古昆 刊期: 2005- 11
-
赤芝子实体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赤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NMR和MS等波谱方法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赤芝子实体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十五酸酯(ergosta-7,22-dien-3β-ylpentadecanoate,Ⅰ)、麦角甾醇棕榈酸酯(ergosterylpalmitate,Ⅱ)、麦角甾-7,22-二烯-3β-醇(e......
作者:张晓琦;殷志琦;叶文才;赵守训 刊期: 2005- 11
-
姬松茸菌丝体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及结构初探
姬松茸(AgaricusblazeiMurill,ABM),又名巴西蘑菇,是近年来在日本、美国和我国各地区掀起栽培热潮的一种重要的药食兼用菌种[1].近些年来,姬松茸作为抗癌剂、免疫调节剂、抗突变剂和抗菌物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国内外学者已经证明姬松茸中丰富的多糖是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的成分之一[2~4].深层发酵获得的菌丝体多糖的生理活性接近于子实体多糖[2,3],并且由于深层发酵具有生产工艺......
作者:姜荷;谷文英 刊期: 2005- 11
-
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的化学成分与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
目的从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Isodonlophanthoidesvar.gerardianus抗乙型肝炎病毒有效部位及其他相关部位中鉴定有效成分和其他化学成分.方法溶剂萃取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单一成分;利用光谱技术鉴定结构.用2.2.15细胞与鸭乙肝模型测试提取物和化合物的抗乙肝病毒活性.结果鉴定了7个成分,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线型呋喃香豆素、β-谷甾醇、胡萝卜苷、熊果酸、2α-羟基熊果酸、2α......
作者:胡英杰;赖小平;刘中秋;朱宇同;邓学龙;刘妮;陈建南 刊期: 2005- 11
-
狭瓣鹰爪花的倍半萜类成分研究
狭瓣鹰爪花ArtabotryshainanensisR.E.Fries为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植物,是海南特有植物.在民间,海南狭瓣鹰爪花作药用植物已有很长历史,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常用作治疗疟疾和头颈部淋巴结核.梁晓天等[1,2]从鹰爪花A.uncinatus根中分离得到倍半萜类化合物鹰爪甲素和鹰爪乙素对鼠疟原虫有强抑制作用,Zhang等[3]也从同种植物的根中分离得到鹰爪丙素和丁素.......
作者:陈光英;朱国元;韩长日;李庆洋;方宏勋;毕和平 刊期: 2005- 11
-
崖藤中生物碱aromoline的结构及NMR研究
崖藤AlbertisialaurifoliaYamamoto为防己科崖藤属植物.本属植物全世界有17种,大部产于非洲,亚洲东南部有5种,我国仅崖藤1种,产于海南中部及南部,广西南部以及云南.崖藤为木质藤本,其根入药,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痧症及小便短小黄赤等症.......
作者:张庆英;梁鸿;蔡少青;刘洪宇 刊期: 2005- 11
-
四物汤中多糖部位的分离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定
四物汤(SWT)是补血调血的基本方剂,由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4味药组成,方中熟地滋阴补血为主药,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和营养肝,川芎活血行滞.四物汤中多糖所占比例较大,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四物汤中多糖主要来自熟地黄和当归[1~3].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熟地和当归中的多糖具有抗肿瘤、补血活血、增强免疫和抗放射性损伤等作用,预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对四物汤中的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分析鉴定......
作者:王玉华;王伟;容蓉;袁久荣 刊期: 2005- 11
-
蜀葵花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目的研究蜀葵Althaearosea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银椴苷(tiliroside,Ⅰ)、柚皮素(naringenin,Ⅱ)、茴香酸(anisicacid,Ⅲ)、肉桂酸(cinnamicacid,Ⅳ)、香豆酸(p-coumaricacid,Ⅴ)、阿魏酸(ferulicacid,Ⅵ)、水杨酸(s......
作者:冯育林;徐丽珍;杨世林;邹忠梅 刊期: 2005- 11
-
小白菊内酯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小白菊内酯属于倍半萜内酯,是墨西哥、印度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也是欧洲小白菊这一常用草药的活性成分[1],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炎症和各种肿瘤.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学者从中国特有药用植物观光木树皮中分离得到这一抗肿瘤活性物质,并且经过体外抑瘤实验证实,小白菊内酯(10.0μg/mL)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抑制率为67.17%,可见其对人肝癌细胞抑制作用比较明显[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
作者:宋晓凯;张雯 刊期: 2005- 11
动态资讯
- 1 UPLC-Q-TOF-MS筛选穿心莲中亲和Caco-2细胞的活性成分
- 2 药流宫血安治疗药流后子宫出血的实验研究
- 3 川东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 4 乌索酸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5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研究
- 6 扯根菜的研究进展
- 7 羌活资源危机和保护
- 8 非洲草药中的高效酪氨酸酶抑制剂
- 9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不同虫草菌粉制剂中多糖的单糖组成
- 10 山楂树资源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11 安多霖质量标准的研究(Ⅰ)
- 12 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麻黄多糖ESP-B1的单糖组成
- 13 正交试验优选四臣止咳颗粒处方药材的提取工艺
- 14 HPLC法测定野马追药材及其制剂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 15 基因测序技术在中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Ⅱ)——山药基原的DNA测序鉴别
- 16 丹参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 17 红茴香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 18 木香炮制品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HPLC测定
- 19 滇白珠抗炎镇痛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 20 七种栽培类型菊花的植物学特征、产量及有效成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