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草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中草药杂志2013年第11期文章
  • 云南红豆杉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s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云南红豆杉种子中分离得到12个紫杉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1)、9α,10β-二乙酰基-2α-羟基-5α-桂皮酰基-3,11-环化紫杉烷-4(20)-烯-13-酮(2)、2α,7α,10β-三乙酰基-9α-羟基-5α-桂皮酰基-3,11......

    作者:刘丽华;王丽军;任天坤;史清文;张嫚丽 刊期: 2013- 11

  • 桂枝茯苓胶囊化学成分研究(Ⅳ)

    目的对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及MS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石油醚萃取部分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豆素(1)、7-羟基香豆素(2)、肉桂醇(3)、麦角甾醇(4)、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5)、β-香树脂醇乙酸酯(6)、菜油甾醇(7)、α,香树脂醇乙酸酯......

    作者:王洪庆;刘超;方莲花;王振中;萧伟;陈若芸 刊期: 2013- 11

  • 洗心汤颗粒对散发性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脑内Tau蛋白毒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洗心汤颗粒对散发性老年性痴呆(SAD)大鼠模型脑内促Tau蛋白毒性形成的重要位点Thr231、Ser422磷酸化的影响,探讨洗心汤颗粒防治S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D模型组,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洗心汤颗粒低、中、高剂量(7.61、15.21、30.42g/kg)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2个月.以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Ta......

    作者:第五永长;田金洲;时晶 刊期: 2013- 11

  • 分子动力学模拟法研究糖类衍生物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的相互作用

    目的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糖类衍生物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相互作用过程,探索SGLT2抑制剂的微观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方法同源模建SGLT2的结构,利用GROMACS程序包进行SGLT2、SGLT2和葡萄糖复合物、SGLT2与糖类衍生物的复合物等8个结构的模拟计算,通过轨迹分析配体与SGLT2之间及分解结构的相互作用能,考察关键残基和配体的均方根涨落(RMSF).结果分子动力......

    作者:陈娇;王玉丽;徐为人;李晓博;赵桂龙;汤立达 刊期: 2013- 11

  • 蝎毒多肽增强5-氟尿嘧啶对H22肝癌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蝎毒多肽增强5-氟尿嘧啶(5-Fu)对肝癌H22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以接种H22肝癌小鼠腹水方法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在接种后第7天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蝎毒多肽(20mg/kg)组、5-Fu(15mg/kg)组、低剂量蝎毒多肽(5mg/kg)+5-Fu组、高剂量蝎毒多肽(20mg/kg)+5-Fu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21d.绘制肿瘤体积增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CD34标记肿瘤微血管;免......

    作者:郑安红;张维东;王兆朋;王朝霞;贾青;张月英;武利存 刊期: 2013- 11

  •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对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及淫羊藿素对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受体(ER)与其作用机制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处理雌激素受体呈阳性的乳腺癌T47D细胞系后,MTT法检测T47D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T47D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blotting法检测T47D细胞ERα和ERβ蛋白表达.结果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浓度为1×10-9~1×10-6mol/L,能显著促进T4......

    作者:王洁;陈花;买迪娜;马海蓉;王振华;李一 刊期: 2013- 11

  • 贝母辛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贝母辛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贝母辛低、中、高剂量(2.5、5、10m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每隔3天ip给予CCl41次,连续8周,贝母辛各组于造模第4周开始给药,每天1次,给药至造模结束后4周.通过观察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

    作者:刘珺;徐选福;郭传勇;刘小雨;王昀 刊期: 2013- 11

  • 桂枝挥发油及桂皮醛抗流感病毒的机制研究

    目的考察桂枝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桂皮醛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1N1)的直接杀灭作用,探讨其抗流感病毒作用机制中Toll样受体7(TLR7)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以流感病毒感染的狗肾传代细胞(MDCK)为载体,测定桂枝挥发油及桂皮醛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ELISA法检测MDCK细胞干扰素-β(IFN-β)的分泌;RT-PCR法考察M......

    作者:刘蓉;何婷;曾南;陈恬;苟玲;刘金伟 刊期: 2013- 11

  • N、P、K配施效应模型及对野菊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N、P、K配施效应模型及对野菊花产量和蒙花苷量的影响.方法以野菊为材料,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设计的N、P、K3因子施肥试验,对野菊花N、P、K施用量进行二次回归设计,对实验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和DPS数据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步建立了N、P、K肥配施效应模型与野菊花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施肥措施中,N2P2K2处理效果佳,不施或者少施N、P、K中的任何一种养分均不同程度导致减产和......

    作者:张建海;冯彬彬;徐晓玉 刊期: 2013- 11

  • 金荞麦查尔酮异构酶的基因克隆及其花期表达与黄酮量分析

    目的获取金荞麦总黄酮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isomerase,CHI)基因的全长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对花期金荞麦CHI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与总黄酮量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金荞麦查尔酮异构酶基因(FdCHI)的cDNA序列;采用半定量RT-PCR对CHI表达量进行分析,并采用AlCl3法测量总黄酮量.结果金荞麦FdCHI基因cDNA包含一个750bp的ORF,编......

    作者:雒晓鹏;白悦辰;高飞;李成磊;陈惠;吴琦 刊期: 201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