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冬虫夏草虫草素生物合成研究
目的对冬虫夏草进行转录组测序,为虫草素生物合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Illumina/SolexaHiSeq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冬虫夏草菌丝体和子实体转录组进行测序、数据组装,分析并预测虫草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差异表达量,发现代谢途径中多数酶在菌丝体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较高.采用cDNA克隆技术从新鲜冬虫夏草子实体中克隆到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NR)基因亚基.结果其中RNR是腺苷代谢的关键酶,从......
作者:黄羽琪;童锌芯;陶向;王玉贤;彭成;汪松虎;国锦琳 刊期: 2017- 19
-
冬凌草甲素聚乙二醇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纳米粒的制备及抗结肠癌实验研究
目的制备负载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的聚乙二醇功能化氧化石墨烯(PEGylatedgrapheneoxide,GO-PEG)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酰胺化反应将端基为氨基的四臂聚乙二醇(PEG)连到氧化石墨烯(GO)上,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差示-热重联用热分析仪(TGA)等对其进行表征;再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在GO-PEG上......
作者:俞文英;马建琦;方杰;方晴霞;王露晨;莫丽;余陈欢 刊期: 2017- 19
-
蒙古黄芪中核糖核酸酶活性蛋白AmPR-10的纯化和性质研究
目的采用全自动智能蛋白纯化系统AKTAAvant25建立蒙古黄芪病程相关蛋白(Astragalusmembranaceus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10,AmPR-10)的稳定快速分离纯化方法,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方法蒙古黄芪经Tris-HC1缓冲液浸提后阴离子交换色谱捕获目标蛋白,疏水色谱精细分离,凝胶滤过色谱进一步精细分离得到AmPR-10.采用MALD......
作者:任晋宏;王永辉;薛慧清;刘晔;Divid Adelson;陈薛静;李敏;高丽 刊期: 2017- 19
-
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D)的复方丹参滴丸皂苷指纹图谱开发方法初步研究
目的基于分析方法质量源于设计(AQbD)对复方丹参滴丸(CDDP)皂苷类成分指纹图谱的UPLC-UV方法开发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峰个数(N)及各指标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量为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筛选出关键质量属性(CMAs)及关键质量参数(CMPs),然后对筛选出的显著项采用Box-Behnken设计得到CM......
作者:张娟娟;孙巍;王萍;张磊;刘彦莉;叶正良 刊期: 2017- 19
-
单纯形网格法优化外用中药不同油水分配系数多成分微乳制剂处方
目的采用单纯形网格法优化中药不同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多成分微乳给药系统,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饱和溶解度法筛选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油相,并以蛇床子素、川芎嗪、阿魏酸、葛根素及京尼平苷为模型药代表中药复杂成分,在伪三元相图的基础上,应用单纯形网格法优化中药不同油水分配系数多成分微乳,以外观、粒径及多分散指数(PDI)为评价指标,通过DesignExpert8.06软件进行试验设计......
作者:徐铃燕;谢远平;康倩;刘葭;孙铭忆;吴清 刊期: 2017- 19
-
补骨脂炮制前后纳入复方二神丸的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多种模式识别分析
目的建立补骨脂炮制前后分别纳入复方二神丸的石油醚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初步建立炮制前后二神丸提取物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为其内在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以思普乐C18(250mim×4.6mm,5μm)为色谱柱,0.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乙腈(1∶1)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体积流量lmL/min,进样量10μL,分别建立炮制前后二神丸的提取物指纹......
作者:熊瑞;李艺丹;张婷婷;郑凯旋;连雨玫;李文兵;胡昌江 刊期: 2017- 19
-
艳山姜挥发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优化及评价
目的优选艳山姜Alpiniaezerumbet挥发油自乳化释药系统(EOFAZ-SEDDS)的处方,并对其药剂学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通过伪三元相图的绘制,以乳化区域面积为指标,筛选处方中乳化剂、助乳化剂、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比例(Km),确定佳处方,并对EOFAZ-SEDDS的外观、粒径、自乳化效率以及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所得艳山姜挥发油自乳化传递系统的处方为艳山姜挥发油(60%)、KolliphorH......
作者:吴朝花;严俊丽;王益;吴林菁;沈祥春;陶玲 刊期: 2017- 19
-
海马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海马Hippocampus为我国名贵珍稀动物类药材,其化学成分种类丰富,含有氨基酸、活性多肽、甾体类、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海马为传统补益类药材,药理作用广泛,其主要的药理活性包括性激素样作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海马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结合课题组前期的工作对海马药材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以期为海马的......
作者:陈梦;陈建真;葛宇清;石森林;张光霁;程汝滨 刊期: 2017- 19
-
伊立替康致“肠道菌群-肠-肝”轴代谢调控紊乱及中药防治研究进展
伊立替康是治疗结直肠癌复发和恶化的常见化疗药物,其引起的迟发型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毒副作用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研究表明伊立替康的胃肠道毒副作用与其在“肠道菌群-肠-肝”轴中的代谢,及其诱导的胆汁酸、色氨酸等内源性物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在综述伊立替康在“肠道菌群-肠-肝”轴中的代谢及其对内源性物质代谢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内源性物质代谢异常与伊立替康胃肠道毒副反应间的关系,并介绍常见中药对其调控及......
作者:覃一枫;杭晓敏;康安;唐于平;蒋建勤 刊期: 2017- 19
-
稀有原人参三醇型皂苷的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人参是传统的名贵中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对心血管、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原人参三醇(PPT)型皂苷Rh1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提高记忆力等活性.人参皂苷Rh1仅微量地存在于人参、三七、西洋参中.生物转化方法制备稀有人参皂苷已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综述利用生物转化方法对PPT型人参皂苷进行转化,生成稀有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稀有人参皂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毕云枫;姜珊;郑明珠;刘景圣 刊期: 2017- 19
动态资讯
- 1 LC-MS/MS法同时测定犬血浆中延胡索乙素和欧前胡素及其在元胡止痛片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 2 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人参多糖中蛋白质的研究
- 3 中华苦荬菜中的新三萜
- 4 宁泌泰胶囊治疗精囊炎所致血精症的疗效观察
- 5 南海海洋真菌Julella avicenniae代谢产物的研究(Ⅱ)
- 6 广防风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 7 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酚酸类及蒽醌类成分的动态积累分析
- 8 西藏胡黄连中1个新的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 9 满山红化学成分的研究
- 10 复方芍甘颗粒的提取与精制工艺研究
- 11 荜茇醇提物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研究
- 12 药用矿物蒙脱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 13 HPLC法测定抗纤丸中黄芩苷
- 14 大黄素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TNFα、IL-1、IL-6及细胞[Ca2+]i的影响
- 15 赤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 16 大叶冬青药材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 17 益气扶正对乙肝患者血清HBV-M阴转的影响
- 18 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 19 黄芪及含黄芪经方在治疗肾病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20 葎草叶总黄酮的测定及佳采收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