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丹参提取物对糖基化终末产物/缺氧条件下视网膜Müiller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缺氧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低氧诱导因子-lα(HIF-lα)表达的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并以丹参酮ⅡA为对照,初步探索丹参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0批丹参提取物的指纹图谱,获得各特征峰的峰面积.在AGEs/缺氧条件下培养视网膜Müiller细胞,并测定丹参提取物给药组及丹参酮ⅡA对照组HIF......
作者:李杨;徐秒;陈换飞;王曼;张梅;谢学军 刊期: 2017- 11
-
生长年限、海拔和光照对大黄中8种成分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生长年限、海拔、光照因素对大黄中葸醌和鞣质类等8种成分量的影响,为大黄种植佳生长条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人工种植的54批药用大黄样品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酚-1-O-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儿茶素8种成分的量,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不同生长年限、不同海拔、不同光照环境(阴坡、阳坡)与各成分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2、......
作者:颜永刚;王红艳;邓翀;张岗;陈莹;沈霞;程虎印;彭亮 刊期: 2017- 11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荆芥中6种黄酮类成分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检测,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荆芥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检测方法,并以6种黄酮类成分的量为数据来源,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产地荆芥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量差异较大,木犀草苷、槲皮苷、橙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香叶木素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30~0.148μg、0.222~1.108......
作者:樊佳新;王帅;孟宪生;包永睿;李天娇 刊期: 2017- 11
-
HPLC-DAD-ESI-Q-TOF/MS法测定金银忍冬花中的化学成分
目的运用HPLC-DAD-ESI-Q-TOF/MS法鉴别和测定金银忍冬中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DAD-ESI-Q-TOF/MS技术对金银忍冬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别,采用HPLC-DAD法分析测定金银忍冬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量.结果从金银忍冬中检测到31个色谱峰,并鉴定出19种化学成分,测定了金银忍冬3个花期中10种主要成分(马钱酸、绿原酸、马钱苷、莫诺苷、断氧化马钱苷、芦丁、金丝桃苷、木犀草苷......
作者:朱姮;崔莉;刘倩;姜姣姣;文蕾;耿岩玲;王晓;赵恒强 刊期: 2017- 11
-
细辛挥发油促进芥子碱经皮渗透及其促透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细辛AsariRadixetRhizoma挥发油促进芥子碱经皮渗透及其机制.方法首先采用经皮水分丢失仪测定细辛挥发油作用后皮肤经皮水分丢失的变化,以此来确定细辛挥发油作用皮肤后是否降低皮肤屏障功能.然后以SD大鼠背部皮肤作为渗透屏障,利用扩散池法研究细辛挥发油对芥子碱的体外经皮累积渗透量及皮肤滞留量的影响;并通过SD大鼠在体经皮给药测定给药24h后皮肤中芥子碱透过量,进一步验证细辛挥发油对......
作者:阮文懿;覃梦瑶;万涛;龙月明;潘晶彤;吴传斌;王茵萍;徐月红 刊期: 2017- 11
-
七叶皂苷A~D体外转化规律研究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七叶皂苷A~D量的方法,考察不同因素水平影响下七叶皂苷A~D的体外转化规律,并优化出佳转化条件,为调控生产中七叶皂苷A~D的比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34:66)为流动相,柱温为35℃,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0nm,外标法定量;以七叶皂苷A~D的转化率及有关物......
作者:覃勤;叶利春;李群;石召华;刘享平 刊期: 2017- 11
-
UPLC-QqQ-MS/MS同时测定热毒宁注射液中6个活性成分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QqQ-MS/MS)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热毒宁注射液中6个活性成分[japonicasideA(JA)、L-phenylalanionsecologaninB(PSB)、木犀草苷、东莨菪内酯、(1S,6R,7R,10R)-6-羧基-10-甲基-α-亚甲基-l-(1-氧丁基)-环己烷丙烯酸(CMCA)、3α,5a-tetrahydrodeoxyco......
作者:葛雯;李海波;何亮伟;孟兆青;房卉;丁岗;黄文哲;萧伟;王振中 刊期: 2017- 11
-
基于微量量热法的连花清瘟胶囊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目的考察连花清瘟胶囊(LQC)对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生长代谢的影响,建立评价LQC质量一致性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LQC对绿脓杆菌的生长代谢的影响,得到热谱曲线及相应的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峰达峰时间(T)、生长期发热量(Q)、生长期大发热功率(P)、生长期生长速率常数(k)等.以LQC质量浓度(C)为横坐标,T、P、Q、七为纵坐标进行回归分析,根......
作者:沙孟晨;张海珠;何琴;毕丹;钱金袱;王伽伯;肖小河 刊期: 2017- 11
-
响应曲面法(RSM)优化人参皂苷Rh4和Rk3的制备工艺
目的以人参皂苷Rhl4(GRh4)和Rk3(GRk3)的生成量作为考察指标,利用响应曲面法(RSM)优化GRh4和GRk3的制备工艺.方法利用HPLC测定GRh4和GRk3的量,以人参皂苷Rg1(GRg1)为底物,采用高温热裂解,对影响热裂解的酸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进行考察,运用RSM选择优GRh4和GRk3的热裂解工艺条件.结果经HⅡPLC测定,根据DesignExpert7.1.6软件预测经高......
作者:王梓;赵立春;李伟;刘双利;杨舸;刘志;张连学 刊期: 2017- 11
-
HPLC-MS/MS多组分定量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市售小金丸的质量一致性
目的建立HPLC-MS/MS同时测定小金丸中藁本内酯、原儿茶酸、肌苷、齐墩果酸、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10种成分的检测方法,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厂家、不同批次小金丸的质量一致性进行评价.方法建立HPLC-MS/MS方法同时测定小金丸中10种活性成分的量.采用AgilentTechnologiesZorba......
作者:熊茜;潘媛;张婷;杨明;谭庆刍;许润春;张定堃;韩丽 刊期: 2017- 11
动态资讯
- 1 R语言多目标优化养阴通脑颗粒组方中3种黄酮类指标成分提取工艺
- 2 酶联免疫法研究注射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药动学
- 3 妇科再造丸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人黑色素细胞的抑制作用
- 4 芦荟属植物叶的结构与蒽醌类物质的关系
- 5 芪参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 6 6种地被竹叶有效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 7 当归多糖防护X线辐射对大鼠肝脏损伤的研究
- 8 附子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定量分析
- 9 黄芩水提取物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与胆碱能抗炎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 10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牛黄解毒片中冰片鉴别方法的探讨
- 11 复方瑞康欣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下丘脑和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12 中药对黑素生物合成影响研究I.82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 13 人参β-actin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14 冰片在不同溶剂载体中透皮速率的动力学特征
- 15 连续式泡沫浮选分离青黛的研究
- 16 猫须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7 荔枝壳和核挥发性成分研究
- 18 白花丹醌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19 穿心草(口山)酮抗氧化作用初探
- 20 拟茎点霉属真菌福士拟茎点霉发酵产物中的1个具有抗菌活性的新二苯醚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