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草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中草药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大剂量给药致小鼠死亡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比较两色金鸡菊各种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分析对大剂量给药致小鼠死亡贡献大的成分,为后期研究提供安全性数据并优化提取工艺.方法分别测定各提取物对小鼠的大给药量或大耐受量(MTD),用Bliss法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记录小鼠死亡情况和体质量变化情况;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提取物指纹图谱,根据各物质吸收峰,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大剂量给药致小鼠死亡贡献大的成分.结果两色金鸡......

    作者:王健;古扎力努尔·艾尔肯;李琳琳;李新霞;张瑞;梁乐;陶亮;毛新民 刊期: 2016- 04

  • 灰毡毛忍冬MADS-box基因家族AGL15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目的基于前期对灰毡毛忍冬Loniceramacranthoides转录组测序结果,从灰毡毛忍冬RNA中克隆灰毡毛忍冬MADS-box基因家族蕾期延长相关基因AGL15,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方法对灰毡毛忍冬总RNA进行反转录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CR,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反应(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

    作者:易刚强;蔡嘉洛;朱贻霖;陈林;樊悦;刘峰;张亚丽;欧阳琳;刘湘丹 刊期: 2016- 04

  • 天麻素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鼻黏膜黏附性与体外释药特性考察

    目的确定天麻素淀粉微球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鼻黏膜黏附特性与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复乳化交联法制备天麻素淀粉微球,以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均匀设计法优化天麻素淀粉微球的处方工艺;选择蟾蜍上颚黏膜为评价模型,黏膜平均滞留时间为指标,评价天麻素淀粉微球的黏膜黏附力;以天麻素原料药为对照,采用浆法,进行天麻素淀粉微球体外释药实验,计算累积释药率,并用不同释放模型拟合体外释药曲线,......

    作者:石森林;李晓琦;施笑晖;张光霁 刊期: 2016- 04

  • 三叶豆紫檀苷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研制及跨膜转运研究

    目的从苦参中大量制备三叶豆紫檀苷(trifolirhizin,Tri),通过制成磷脂复合物自微乳改善Tri的吸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分离制备Tri,综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采用正交试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Tri磷脂复合物(TPC)、TPC自微乳(TPC-SMEDDS)处方.Caco-2模型考察Tri、TPC及TPC-SMEDDS的跨膜转运.结果磷脂复合物的反应物(......

    作者:杨志欣;张文君;刘明玉;张凤娇;宋春晓;邓伟哲 刊期: 2016- 04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香青兰提取液工艺研究

    目的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香青兰提取液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田蓟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迷迭香酸为检测指标,利用静态吸附实验对7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并通过与动态吸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香青兰提取液的佳工艺条件.结果HPD600型大孔树脂宜于香青兰提取液的纯化,佳纯化工艺参数为香青兰提取液质量浓度为80mg/mL,柱径高比为1∶9,上样量为生药0......

    作者:于宁;何承辉;邢建国;曾诚;赵军 刊期: 2016- 04

  • 川牛膝酒炙和盐炙前后HPLC化学指纹图谱及其主要药效成分量变化研究

    目的揭示川牛膝药材经酒炙和盐炙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为修订和完善川牛膝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EclipseXD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0.1%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6nm,体积流量0.5mL/min,建立HPLC指纹图谱,记录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数据.采用对照品指认主要色谱峰物质,采用向量夹角法计算指纹图谱相......

    作者:童凯;李昭玲;闫燊;邓孟胜;唐勇斌;姜美杰;杨建华;田孟良 刊期: 2016- 04

  • 柚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及其大鼠肺部给药药动学研究

    目的制备柚皮素(NRG)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考察其理化性质及经大鼠肺部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以包封率、粒径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其处方并考察其粒径、形态、电位及体外释放.以外观、色泽、再分散性为考察指标筛选佳冻干保护剂,采用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药物在纳米粒中的存在状态.通过肺部给药考察NRG固体脂质纳米粒和NRG原料药溶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结果NRG......

    作者:姚艳胜;季鹏;刘畅;赵文明 刊期: 2016- 04

  • RP-HPLC法同时测定醋延胡索配方颗粒中7种生物碱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醋延胡索配方颗粒中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脱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四氢小檗碱和延胡索甲素的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AQ-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6.0)(10∶9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原阿片碱线性范围为6.8~119.0ng,r......

    作者:毕福钧;林彤 刊期: 2016- 04

  • 二氢杨梅素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二氢杨梅素是植物显齿蛇葡萄中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其药理作用和制剂工艺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二氢杨梅素药理作用确切,但其自身理化性质和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该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改善其理化性质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近年来二氢杨梅素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如脂质体、微囊、微乳、固体分散体、包合物、胃漂浮制剂等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向东;熊微;王文清;施春阳;侯小龙;方建国 刊期: 2016- 04

  • 菊苣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菊苣为维吾尔族习用药材,在我国分布广泛.目前发现菊苣中主要含有多糖类、萜类、黄酮类和酚酸类等化学成分.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保肝、抗菌、降血糖、调血脂和抗高尿酸血症等作用上.通过文献检索,对近年来国内外对菊苣的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以期为菊苣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凡杭;陈剑;梁呈元;任冰如;李维林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