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HPLC法测定小半夏汤中6-姜酚和6-姜醇
目的研究以HPLC法同时测定小半夏汤中6-姜酚、6-姜醇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体积流量:0.8mL/min.结果6-姜酚在1.273~11.457μg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姜醇在0.444~3.996μg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
作者:张科卫;吴皓;崔小兵 刊期: 2009- 10
-
止痛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外释放度研究
目的制备止痛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选处方,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K4M)、乙基纤维素(EC20CPS)为骨架材料,PVP乙醇溶液为黏合剂,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骨架片.以粉体学参数,包括压缩比、休止角、流速、接触角为指标,综合评分法确定佳处方,并测定指标成分的体外释放度,进行释药方程拟合,研究其释药机制.结果优处方为HPMC20%,EC20%,PVP0%,乙醇为8......
作者:陆皞然;朱雪瑜;张铁军;朱宏吉 刊期: 2009- 10
-
HPLC法测定安神颗粒中金丝桃苷和芦丁
目的建立测定安神颗粒中金丝桃苷和芦丁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mark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200mm×4.6mm,5μm);柱温:40℃;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28:72);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359nm;进样量:20μL.结果金丝桃苷和芦丁在2.246~5.242μg/mL和2.110~4.922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和0.999......
作者:兰静 刊期: 2009- 10
-
从肠吸收屏障网络进行中药基础研究的思路及探索
口服是中药的主要用药方式,需要克服肠道吸收屏障网络作用,发挥其药效.综述了肠吸收屏障网络研究的技术方法体系,对完善这一体系并使之适宜于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建立适合于中药特点的肠吸收屏障网络研究技术平台.从肠吸收屏障网络角度,探讨中药炮制机制、中药复方配伍机制、中药与化学药联合用药对药物吸收的促进作用及其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为研究中药组分胃肠渗透性,设计现代中药剂型提供依据.从肠吸收屏障......
作者:谭晓斌;贾晓斌;陈彦;刘中秋;HU Ming 刊期: 2009- 10
-
七叶神安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制备七叶神安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七叶神安分散片的处方.结果选择以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预胶化淀粉、微粉硅胶为填充剂,5%PVP60%乙醇溶液为黏合剂,所制得的分散片3min内全部崩解.结论优选处方辅料种类及比例适宜,崩解时间符合要求,可为七叶神安分散片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黄瑞平;林佳苗;戴德雄;朱莹 刊期: 2009- 10
-
七叶神安分散片的溶出度研究
目的建立七叶神安分散片中人参皂苷Rb3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以水作为溶出介质,采用浆法,100r/min,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b3累积溶出率,绘制溶出曲线,并进行溶出度机制探讨.结果人参皂苷Rb3在0.484~4.84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56%,RSD为1.21%.3批七叶神安分散片中人参皂苷Rb320min的溶出量均达70%以上,体外释药行为理想且符合Hig......
作者:刘根才;戴德雄;朱莹;张慧慧 刊期: 2009- 10
-
七叶神安分散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CCMD-3比较七叶神安分散片与多虑平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符合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进入七叶神安分散片组或多虑平组,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及第1、2、4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定,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经4周治疗后,七叶神安分散片总体疗效与多虑平相同,七叶神安分散片治疗组不良反应......
作者:周建民 刊期: 2009- 10
-
七叶神安分散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七叶神安分散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8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七叶神安分散片)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1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王晓雪;方建 刊期: 2009- 10
-
七叶神安分散片治疗紧张性头痛8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七叶神安分散片对紧张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6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七叶神安分散片)86例和对照组(谷维素)80例,治疗前后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及52.50%(P......
作者:杨利 刊期: 2009- 10
-
HPLC法测定七叶神安分散片中人参皂苷Rb3
目的建立七叶神安分散片中人参皂苷Rb2的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测定,Kromatek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冰乙酸(32:68:0.08)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nm;进样量:20μL.结果人参皂苷Rb3线性范围为0.484~4.84μg,平均回收率99.04%,RSD为1.04%.结论该方法可作为七叶神安分散......
作者: 刊期: 2009- 10
动态资讯
- 1 白桂木抗炎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筛选
- 2 夹竹桃叶中一种阿拉伯半乳葡聚糖的化学结构
- 3 爬岩红的化学成分研究
- 4 参莲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病理形态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5 青蒿琥酯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及其移植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 6 檵木中银椴苷的提取及测定
- 7 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 8 水蜈蚣总黄酮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 9 Alzheimer型痴呆症的药物研究概况
- 10 芪苈强心胶囊中一个孕甾糖苷的NMR数据分析
- 11 百草降脂灵胶囊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兔的治疗作用
- 12 四季青鲜汁治疗烫伤的实验研究
- 13 口服中药多组分同步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 14 我国中药基本药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5 盐酸小檗碱纳米乳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 16 用于中药提取的新技术进展
- 17 丹参茎叶酚酮有效部位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18 山楂叶总黄酮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
- 19 红花DHDPS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20 羚羊角及伪品的凝胶电泳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