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和胃饮合剂中橙皮苷和厚朴酚的HPLC测定
和胃饮合剂由党参、白术、陈皮、厚朴等10味中药组成,补泄兼施,辛散消痞,益气健脾、和胃降逆,主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陈皮、厚朴为本方的主药,其活性成分为橙皮苷和厚朴酚.因此本实验参考文献报道[1,2]采用HPLC法建立了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时检测和胃饮合剂中橙皮苷、厚朴酚的测定方法,方法简单易行、快捷、重现性好.......
作者:林华清;李楠;韩国柱;白长川 刊期: 2007- 09
-
酶法提取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贝母来源于百合科贝母属多种植物的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贝母中的生物碱种类多,是贝母止咳、化痰作用的有效成分[1,2].贝母中生物碱多为脂溶性碱[3],可以采用传统醇提方法,但收率很低,并且贝母药材价格较高,因此为了有效成分生物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本实验在醇提工艺前加一步酶解过程,使纤维素酶降解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促进有效成分溶出,提高贝母总生物碱的收率.......
作者:魏金莹;朱宏吉;魏静娜;于晓艳;张达;陈希 刊期: 2007- 09
-
羟丙基-β-环糊精对紫杉醇的增溶作用及其分子包合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环糊精包合物对紫杉醇的溶解作用及环糊精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方法考察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对紫杉醇增溶作用的影响;1H-NMR探讨包合物形成时主客分子之间化学位移的相互作用.结果包合物材料对包合物形成起主导作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紫杉醇增溶作用明显优于β-环糊精,且增溶作用随其比例的增加而增大;1H-NMR分析显示羟丙基-β-环糊精与紫杉醇分子中芳香环的作用显著.结......
作者:张学农;唐丽华;阎雪莹;张强 刊期: 2007- 09
-
超声法提取长春花中长春碱的工艺研究
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L.)G.Don是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原产于非洲东海岸,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贵州、四川以及江浙一带均有栽培.长春花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长春碱是其中主要的一种.......
作者:祖元刚;罗猛;牟璠松;付玉杰 刊期: 2007- 09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珍珠菜总黄酮的研究
珍珠菜系报春花科植物虎尾珍珠菜LysimachiaclethroideDuby的根或全草,味苦、辛,性平,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解毒消痈之功效.国外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从中分离得到槲皮素苷、山柰酚等黄酮类化合物[1,2],国内学者近年来对其化学成分也有所研究[3,4].......
作者:游本刚;唐丽华;徐向毅;周晓霞 刊期: 2007- 09
-
山柰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山柰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苯甲醛的量,采用极差、方差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佳工艺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20Mpa、分离压力9Mpa,在分离釜Ⅱ中收集主要提取物.结论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对山柰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有显著性影响.......
作者:刘文龙;贺福元;张喜利;刘平安;穆书平;李荣东 刊期: 2007- 09
-
HPLC法测定银杏叶粉针中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粉针中总黄酮醇苷和总萜类内醋.方法黄酮醇苷水解后,采用HPLC-UV法测定;萜类内酯用醋酸乙酯萃取后采用HPLC-ELSD法测定.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分别在5.104~51.04、5.000~50.00、1.38~13.8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4%、99.25%、101.2%(n=5);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分别在0.415......
作者:陈香爱;袁志芳;张兰桐 刊期: 2007- 09
动态资讯
- 1 二氢杨梅素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 2 巴戟天不同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
- 3 复合辅料微晶纤维素-单硬脂酸甘油酯的研究
- 4 银黄清肺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
- 5 菊花中黄酮苷的含量分析
- 6 稳心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7 金莲花中荭草苷和牡荆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8 腰痹通胶囊在大鼠尿液和胆汁中主要代谢产物的鉴定
- 9 滇重楼的化学成分研究
- 10 超高效/高分离度快速/超快速液相色谱在中药及其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 11 蒌蒿叶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 12 纳米磁珠辅助红细胞膜垂钓技术及其在当归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 13 脉络洗液湿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 14 沙棘提取物对麻醉开胸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5 胃痛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 16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HACCP质量控制模式研究
- 17 糙叶败酱化学成分的研究
- 18 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和机制研究
- 19 反溶剂法制备甘草酸纳米粒的表征与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 20 苦味叶下珠不同制剂对鸭体内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