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丹酚酸B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作用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B)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acutemyocardialischemia,AMI)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SalB抗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AM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alB小剂量组、SalB大剂量组.ig给药7d后,分别测定大鼠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
作者:刘杰;高秀梅;王怡;张伯礼 刊期: 2006- 03
-
野罂粟总生物碱镇痛作用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关系
野罂粟总生物碱(totalalkaloidsofPapavernudicaule,TAPN)是从罂粟科植物野罂粟中提取出来的总生物碱,作为一种新型镇痛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前期研究工作表明TAPN的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无关[1],TAPN抑制PGs的合成可能是其发挥外周镇痛作用的主要机制[1],且其镇痛作用与减少脑组织NO生成有关,同时被Ca2+所影响[2].本实验着重探讨TAPN的镇痛作用与去甲肾......
作者:杨宇杰;刘豫安;王春民;袁亚非;佟继铭 刊期: 2006- 03
-
酶联免疫法研究天花粉蛋白突变体在猕猴体内的药动学
目的研究猕猴iv天花粉蛋白突变体(MTCS)的药动学.方法猕猴ivMTCS220μg/kg后,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动物血清中的药物质量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动程序拟合分析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MTCS在猕猴体内消除符合二房室模型.6只猕猴的平均消除半衰期(t1/2β)为(3.82±1.42)h,平均消除速率(CL)为(276.51±118.61)mL/(kg·h),药......
作者:蔡永明;孙超渊;李铭;陈拯民;刘昌孝;储瑞蔼 刊期: 2006- 03
-
槲皮素对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c-fos、c-jun mR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并与吡喹酮的作用进行对比.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小鼠于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分别以槲皮素30mg/(kg·d)治疗8周、以吡喹酮500mg/(kg·d)治疗2d及不作任何治疗(模型组),第4组小鼠作为正常组.应用HE染色法、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和分析槲皮素及吡喹酮治疗前后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及c-fos和c-jun......
作者:徐标;韩春荣 刊期: 2006- 03
-
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对移植性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和比较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对移植性肿瘤模型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用ICR小鼠接种S180、EAC腹水瘤、肝癌Heps瘤株造成相应的移植性荷瘤小鼠模型,考察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对实体瘤模型(S180和Heps)小鼠的抑瘤率和对腹水瘤模型(EAC和Heps)小鼠生命延长率的作用以研究两者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能有效抑制实体瘤模型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生长,1.61、3......
作者:邓旭坤;蔡宝昌;吕晓宇;殷武;王琳;张晓春;刘陶世 刊期: 2006- 03
-
芫花根乙醇提取物的镇痛活性
目的阐明芫花根乙醇提取物(EERD)的镇痛活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研究EERD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痛觉反应和足肿胀的影响;对AA大鼠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形成及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的影响;血清和脑组织中NO和诱导型NO合酶(iNOS)水平的影响以及对AA大鼠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来评价EERD的镇痛活性.结果EERD能明显减......
作者:郑维发;石枫;王莉 刊期: 2006- 03
-
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的RAPD分析
目的分析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为山茱萸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后的CTAB法从山茱萸叶片中提取总DNA,进行RAPD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计算DICE遗传相似性系数,Between-groupslinkage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树系图.结果共筛选出22个10个碱基随机引物用于PCR扩增,12个样品获得了13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5条,占56.3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作者:陈随清;王利丽;冀春茹 刊期: 2006- 03
-
不同时间采集壮药土垅大白蚁菌圃指纹图谱的研究
壮药土垅大白蚁菌圃系昆虫纲等翅目白蚁科动物土垅大白蚁Macrotermesannandalei(Slivestri)的菌圃,亦称白蚁巢、白蚁窝.本品分布于广西巴马、南宁、大新、武鸣、扶绥、百色、龙州等地[1].......
作者:黄瑞松;梁启成;莫建光;劳燕文;孔桂豪;苏青 刊期: 2006- 03
-
超临界流体萃取广西莪术挥发油中β-榄香烯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广西莪术挥发油中的β-榄香烯.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确定了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60℃、CO2流量8L/h、萃取时间90min;并用GC/MS测定了各试验条件下β-榄香烯.结论与水蒸汽蒸馏法相比较,超临界萃取法具有萃取率高、耗时少等优点.......
作者:吴琳华;杜霞;刘红梅 刊期: 2006- 03
-
显微颗粒图像分析仪测试黄芪微粉粒度的研究
目的建立黄芪微粉的粒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inner99显微颗粒图像分析仪对黄芪微粉的粒度进行测定.结果黄芪微粉粒度内控指标宜为1~75μm.结论采用Winner99显微颗粒图像分析仪测定黄芪微粉的粒度,方法基本可行.......
作者:杨瑛;杨永华;温俊达;彭小花;蔡光先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紫杉醇完全抗原的合成鉴定及免疫原性分析
- 2 荜茇挥发油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 3 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指纹对照品对照法的研究
- 4 蛇床子化学成分及其对UMR106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 5 β-榄香烯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 6 欧盟新银杏叶专论详细解读及对银杏叶产品在欧盟注册的影响分析
- 7 育亨宾树皮中总生物碱的提取与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 8 苦参总生物碱及其单体在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特征研究
- 9 积雪草酸药理作用及其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
- 10 中药继承与创新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 11 胶束增溶技术在含挥发油中药巴布剂试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12 花粉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 13 落花生枝叶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 14 液质联用技术在丹参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 15 滇虎榛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 16 三相流化床蒸发浓缩更年安提取物的研究
- 17 合子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 18 三列凹顶藻中倍半萜成分的研究
- 19 北豆根气雾剂质量标准研究
- 20 南柴胡和北柴胡组成的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1H-NMR代谢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