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香鳞毛蕨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为香鳞毛蕨的鉴别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形态、性状与显微鉴定.结果首次阐明香鳞毛蕨的形态学理论.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制订香鳞毛蕨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沈志滨;金哲雄;张德连;刘建军;孙婷 刊期: 2002- 07
-
八角属药用植物资源
目的报道世界性八角属药用植物资源状况.方法根据对18个国家121个标本馆收藏的10000余份八角属植物标本研究和文献资料的查阅.结果全世界共有八角属药用植物15种,它们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和越南.本文报道了八角属各种药用植物的省级分布、生境及药用价值.结论中国八角属药用植物资源为丰富,应当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
作者:林祁 刊期: 2002- 07
-
秦岭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异黄酮含量的研究
葛根属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根,富含葛根异黄酮,其中主要活性成分是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些异黄酮能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和高血压[1]等心血管病.葛根黄酮对瘫痪和肌无力、突发性耳聋、耳鸣、头昏眼花、记忆力衰退以及美化肌肤等亦有重要的保健意义.所以被医药界认为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我国的葛根提取物--葛根异黄酮已销往欧美市场,未来蕴藏极......
作者:窦德明;代维正;陈振峰;郝坚 刊期: 2002- 07
-
植物药材总DNA提取
目的为获得高质量的DNA,研究木质部较发达的根、根茎类以及茎木类药材的DNA提取方法.方法总DNA的提取过程包括用Tris缓冲液洗净、CTAB抽提和纯化.结果对升麻、楤木、木香、乌药、芍药和木通等进行了DNA提取,能较好的去除色素、多糖等干扰PCR物质.结论本法使用常用试剂,成本低,易于推广,为药材DNA分子鉴别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晓波;冯波;张朝晖;王峥涛;徐珞珊 刊期: 2002- 07
-
羚羊角与其伪品黄羊角饮片的鉴别
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tataricaLinnaeus的角.具有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的功效.因其疗效确切,价格不菲,通常归类于贵重药材之列.市售品常有它种动物角假冒现象.较常见的伪品为牛科动物黄羊ProcapragutturosaPallas的角.由于就完整角的外观而言,真假特征明确,容易区分,故多以饮片(镑、刨片)形式出现,尤以纵向镑片为甚.该二者饮片外观酷似,难以分辨,笔者......
作者:胡双丰 刊期: 2002- 07
-
东亚绢藓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东亚绢藓Entodonokamurae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制备TLC对东亚绢藓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DEPT、IR、MS等波谱学方法对其分离产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确定为:大黄酚(chrysophamol,I)、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二十九烷-10-醇(nonacosamn-10-ol,Ⅲ)、dr......
作者:张文;娄红祥;李光耀;吴厚铭 刊期: 2002- 07
-
山榉木油气相色谱与气质联用分析
山榉木油又称杂酚油,是东南亚民间广为使用的一种中草药.由山榉木经蒸馏得到的一种挥发油,具有镇痛、解惊和杀菌的作用.对其成分的分析和在中成药中含量的定量测定有利于了解其药理作用,配制合理的药物制剂和进行质量控制.气相色谱常用来定量测定药物中的挥发性成分[1~5],并且可与质谱联机对未知成分进行定性分析[8~9].本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山榉木油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用气相色谱对中成药止泻镇痛丸中的......
作者:谢孟峡;刘媛;刘俊英;韩杰;陈世忠 刊期: 2002- 07
-
狼毒大戟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Euphorbiafisheriana的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制备薄层色谱分离,采用化学性质分析及NMR数据解析等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2个酚酸性成分,分别鉴定为狼毒乙素(I)和没食子酸(Ⅱ).结论这2个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狼毒大戟中狼毒乙素的分离推翻了狼毒乙素是月腺大戟中的特征化学成分这一结论.......
作者:裴月湖;韩冰;冯宝民;华会明 刊期: 2002- 07
-
中药复方中后下组份化学成分研究(Ⅱ)肉豆蔻挥发油
肉豆蔻MyristicafragransHoutt.为肉豆蔻科植物,高大常绿乔木,其果实(包括假种皮和种仁)用作药材.我国云南、台湾也有引种,但药材多以进口为主.肉豆蔻的果实除用作药品外,还可用作香料、化妆品,后传入欧洲,成为著名的香料和调味品.国外多用其假种皮,即肉豆蔻衣(mace),俗称玉果花.......
作者:赖闻玲;曾志;陈亿新;曾和平 刊期: 2002- 07
-
越桔茎叶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越桔Vacciniumvitis-idaeaL.系杜鹃花科(Ericacea)越桔属植物,俗称红豆、牙疙瘩、温普、熊果等,为常绿矮生小灌木,广泛分布在黑龙江及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其性温,味苦涩,有利尿解毒之功效,对其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研究其有效成分,作者将其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进行了结构鉴定.......
作者:王喜军;范玉玲;闫雪莹 刊期: 2002- 07
动态资讯
- 1 黄连花化学成分研究
- 2 HPLC法测定五味子茎藤中木脂素的含量
- 3 盐酸青藤碱醇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
- 4 薯蓣皂苷含药血清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的影响
- 5 荆芥种子萌发及无土栽培研究
- 6 野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7 淫羊藿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犬血气的影响
- 8 金沙绢毛菊的三萜成分
- 9 HPLC法测定脑康泰颗粒中天麻素的含量
- 10 复方丹参滴丸中君药丹参的质量标志物研究
- 11 升黄克痛软膏药效学实验研究
- 12 盐酸小檗碱/叶酸-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CNE-1细胞的抑制作用
- 13 柚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处方优化和初步评价
- 14 车前草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HPLC测定
- 15 葛根芩连配方颗粒在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尿液中代谢产物研究
- 16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银杏酚酸的研究
- 17 埃博拉病毒及其药物研究进展
- 18 蒺藜皂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9 黄连吴茱萸单煎后配伍沉淀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 20 清热解毒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