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药学会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6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08/R
邮发代号: 6-7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70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54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05 第三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草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药学会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670
- 国内刊号:12-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家种防风伪充党参的鉴别
党参系桔梗科Campanulaceae植物党参Codonopsispilosula(FranCh.)Nadnf.的干燥根.笔者发现一种家种防风伪充党参出售.......
作者:潘鲁敏;焦福贵;姚强;杨晓君 刊期: 2001- 07
-
山慈菇的真伪优劣检定
笔者近观察到,近年市售的山慈菇质量问题颇多.浙江市场山慈菇多为山兰,有误用有毒的丽江山慈菇造成中毒.为此,笔者先阐述真伪优劣状况,提出健全质量标准的设想,供药检人员质量检定和修订药品标准参考.......
作者:陈志英;李水福;张芝英 刊期: 2001- 07
-
巴戟天与三叶木通的鉴别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的根.我市曾发现其伪品羊角藤、虎刺等.近在进行药品检查时发现一种巴戟天伪品,经鉴别为木通科植物三叶木通AkPbiatrifoliata(Thunb.)Koidz的干燥根皮[2].......
作者:宋冠英;吴光翠;李玉琴 刊期: 2001- 07
-
南方红豆杉芽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
目的为研究南方红豆杉芽愈伤组织诱导条件、适培养基组成成分和紫杉醇含量的积累.方法以南方红豆杉芽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试验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激素及其组合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芽诱导的适培养基是MS添加2,4-D2.0mg/L和NAA0.5mg/L;对愈伤组织的增殖、驯化和紫杉醇含量的积累则以B5添加2,4-D0.5mg/L、NAA1.0mg/L和KT0.5mg/L为佳.结论本研究为植物组......
作者:苏应娟;王艇;杨礼香;李雪雁;范国宽;柯亚永;朱建明;吴惠勤;葛发欢 刊期: 2001- 07
-
黄精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目的对黄精Polygonatunsibiricum根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及薄层制备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IR,UV,1HNMR,13CNMR,ESIMS,FAB-MS)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果.结果从黄精干燥根茎中得到6个化合物和1组混合物,分别鉴定为:(+)一syringaresinol(Ⅰ),(+)-syringaresinol-O-β-D-吡喃葡萄糖......
作者:孙隆儒;李铣 刊期: 2001- 07
-
溪黄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由于其广泛的生物活性而使其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受到极大的重视.溪黄草Rabdosiaserra(Maxim.)Hara系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我国民间用于治疗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跌打瘀肿等症[1].......
作者:陈晓;廖仁安;谢庆兰 刊期: 2001- 07
-
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椒蒿ArtemisiaglaucaPall.菊科蒿属(ArtemisiaL),又名灰绿蒿(灰蒿)[1],多年生草本,类花椒气味,在我国西北地区及蒙古等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山地阳坡,属药用全草,夏季未开花前割取地上部分,阴干,用时切成段,可治疗风寒感冒等[2].......
作者:安长新;杨卫新;钟近洁;堵年生;刑绥光 刊期: 2001- 07
-
祁州漏芦茎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祁州漏芦为菊科植物Rhaponticumuniflorum(L)DC.的干燥根.近年来的药理研究实验表明,祁州漏芦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1,2].我们对祁州漏芦的地上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共分得化合物6个,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Ⅰ),正十六烷酸(Ⅱ),正二十四烷酸(Ⅲ),蜕皮甾酮(Ⅳ),漏芦甾酮(Ⅴ)和胡萝卜苷(Ⅵ).......
作者:王晓静;丁杏苞;吴克霞;蓝静 刊期: 2001- 07
-
水松叶黄酮化合物的研究
水松Glyptostr0buspensilis(Staunt)Koch.为我国特有树种,杉科单种属植物,分布范围较狭窄[1].其叶在民间人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皮炎、高血压等[2],有关其他成分的研究较少报道.为从杉科等古老孑遗植物中寻找有意义的活性成分,并为杉科的植物化学系统学提供佐证,对水松叶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向瑛;郑庆安;张灿奎;姚喜花;卢大炎;屠治本 刊期: 2001- 07
-
伊贝母中一种新生物碱
目的确证从伊贝母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生物碱的结构.方法IR,MS及NMR.结果其结构被鉴定为N-(1′,4′-二羟基-1′,2′,3′,4′-四氢化萘基)-丙基-N-二苯基甲基-Ⅳ-3,3-二甲基丁胺.结论这种生物碱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它在骨架结构上与已知的贝母生物碱截然不同.......
作者:曾令杰;李萍 刊期: 2001- 07
动态资讯
- 1 柱前衍生化RP-HPLC法分析龟板中氨基酸
- 2 药用植物青叶胆的组织培养
- 3 白苞裸蒴化学成分研究
- 4 桂林乌桕的化学成分研究
- 5 白藜芦醇和抗坏血酸对预防非典型肺炎方剂Ⅰ和Ⅵ所致小鼠外周血液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 6 华东蓝刺头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 7 中药炮制的现状浅析
- 8 川芎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
- 9 二蕊荷莲豆中的两个化合物
- 10 黄芩素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11 石蒜属植物分类鉴别、药用成分及生物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12 消渴清颗粒UPLC-PDA-ELSD指纹图谱的建立及5个主要成分的测定
- 13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研究
- 14 2001年《中草药》杂志引用中文期刊初步调查
- 15 藤茶的生药学研究
- 16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枸杞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 17 积雪草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 18 注射用消障素对家兔实验性萘性白内障的防治作用
- 19 双黄滴耳剂的研制
- 20 江南紫金牛的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