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杂志

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总书记关心的两个“饭碗”

时间:2023-04-13 16:00:05

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总书记牵挂着粮食‘饭碗’,关心着我们农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春耕正忙,村民程夕兵忆起2016年4月25日的场景,“我正在地里忙活,一抬头,就见总书记从田埂走来。”

“端午节能收吗?收下来再种什么?一句一句问得细!总书记还和我握了手,祝愿我有大丰收。”

“替我向总书记捎句话,去年打粮80多万斤,今年继续加油干,为国家‘饭碗’出力!”

另一个能源“饭碗”,习近平总书记同样牵挂。

2021年10月21日,总书记来到位于山东东营市的胜利油田。钻井平台10多米高,总书记沿着铁梯登上,同正在作业的石油工人亲切交流。

总书记高声勉励大家:“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牢记嘱托,依靠创新,团队在头发丝直径1/270的缝隙里找油,为增储上产提供支撑。”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蒋龙说。

对于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两个“饭碗”,举足轻重。东北粮仓、鱼米之乡、黄土高原,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能源企业,深切挂念,科学擘画。

端稳两个“饭碗”,坚守底线思维,居安思危。

“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我们要利用‘两个市场’,但必须有一个安全线,超过了以后就要亮红灯。”统筹发展和安全,忧之、念之、行之。

注意到踩“急刹车”、搞运动式“降碳”的苗头,2022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警醒各地:“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

针对一些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等问题,2022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明确指出:“一点预留都没有怎么能行?一定要有非常大的安全系数才行。”

守底线,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

端稳两个“饭碗”,运用战略思维,保持定力。

两个“饭碗”,装的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初级产品,是“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底气所在。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时强调:“用我们自己制造的装备,开发我们的油气,提高我们的能源自给率,保障我们的能源安全。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

端稳两个“饭碗”,坚持系统思维,协同发力。

2014年5月,在河南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

实现“双碳”目标,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稳扎稳打,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端稳两个“饭碗”,映照人民立场,初心如一。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同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克拉集气区连线时强调,“守住民生用能底线,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粮农收益咋保障?在宁夏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顶着烈日,深入田间,总书记叮嘱:“不能把农民土地拿走了,干得红红火火的,却跟农民没关系。”

新时代十年来,14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端稳两个“饭碗”,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