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杂志

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6 16:38:05

1.jpg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以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临床工作者为主要对象,报道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本刊辟有专家诊疗经验、理论研究、学术探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与报道、针灸推拿、敦煌研究、藏医藏药、中药研究、技术与方法、中药工艺研究、文献综述等栏目,真诚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凡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各级科研课题论文,一经审查合格即优先发表,且稿酬从优。
1 稿件要求
  1.1稿件格式
  文章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表达通顺,文字精炼,层次清楚,使用规范文字,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分析,并应注明所用统计方法。文章字数一般为3000~5000字,最短不得少于1700字。文稿应书写规范,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字母大小写、斜体等应予注明。文稿中所用数字以阿拉伯数字为主。病历介绍时要写清患者姓氏、性别、年龄、初诊日期、主诉、病史、现病症状、检查及化验、诊断、辨证、病机、治法、处方、药名和剂量、用法、治疗结果等。
  1.2文题及证明
  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为宜。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凡取得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予以说明,如“本课题受××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评审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内容。
  1.3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并需对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作一简单介绍,形式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不写),职称,学位,主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方向。例:陈盛举(1967-),男,主治医生,医学学士,主要从事白内障、青光眼的临床治疗工作。若排名需在编排过程中更改,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作者单位应注明单位名称、科室、地址(××市或县××路××号)、邮编。
  1.4 摘要
  论著类文章须附中文摘要,以简洁的文字体现出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个要素,中文摘要以150~300字左右为宜。
  1.5 关键词
  论著类文章需标引3~8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林美兰主编的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及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编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
  1.6 医学名词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1.7 计量单位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考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精神,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明mmHg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1 mmHg=0.133 kPa)。
  1.8 统计学符号
  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差用英文小写 ;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 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为斜体。
  1.9 缩略语
  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之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布,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
  1.10参考文献
  按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1)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第一手资料,尽量避免引用二次文献。2)对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 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要有起止页码。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各类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A 专著(书)
  著者.书名[M].版本(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6.
  B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著者.题名[A].专著的编者.书名[C].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曾宪九.抗菌术与无菌术[A].黄家驷,吴仲平.外科学[C].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11.
  C 连续出版物(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著者.题(篇)名[J].刊名,年,卷(期):页.
  石雪迎,赵凤志,戴欣,等.三七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液分泌功能及胃粘膜保护因素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2,43(4):296-298.
2 其他注意事项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文稿在投寄本刊3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书者,系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多投。凡投寄的稿件均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稿件刊出后寄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册。另我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多家大型数据库收录,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由我刊统一纳入数据库网络系统,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预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