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杂志

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骨质疏松饮食指南:红黑榜与科学策略

时间:2025-07-29 17:00:08

随着年龄增长,骨骼健康逐渐成为老年群体、绝经后女性及长期缺乏运动者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骨质疏松如同一把“沉默的锯子”,悄然侵蚀骨骼密度,而科学的饮食选择能有效延缓这一进程。以下从“红榜”与“黑榜”两个维度,结合具体食材和科学依据,为这三类人群提供精准的饮食指南。

红榜:骨骼的“营养加油站”

1. 牛奶——钙与维生素D的黄金组合

牛奶是天然的钙库,每200毫升约含240毫克钙,相当于成年人每日推荐量的24%。钙是骨骼的“砖石”,而维生素D则像“搬运工”,帮助钙质从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对绝经后女性而言,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钙流失,每日饮用300-500毫升牛奶可显著降低骨质疏松风险。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牛奶或酸奶,既保留营养又减少肠胃不适。

2. 三文鱼——Omega-3与维生素D的双重防护

深海鱼类如三文鱼,富含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100克三文鱼可满足每日维生素D需求的90%,这种“阳光维生素”能激活钙吸收路径。Omega-3脂肪酸则通过抑制骨吸收细胞(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质流失。建议每周食用2次,清蒸或烤制以保留营养。

3. 菠菜——维生素K的“黏合剂”作用

菠菜中丰富的维生素K能促进骨钙素的合成,这种蛋白质像“水泥”一样将钙质固定在骨基质中。同时,菠菜含镁和钾,帮助维持酸碱平衡,避免钙质从尿液中流失。需注意菠菜中的草酸可能影响钙吸收,建议焯水后再烹调,或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材(如番茄)提升铁、钙利用率。

4. 坚果——微量元素的“协同网络”

杏仁、核桃等坚果富含镁、锌和健康脂肪。镁参与骨矿化过程,锌则促进骨细胞再生。每日30克坚果(约一掌心的量)可提供约80毫克镁,相当于日需量的20%。建议选择原味坚果,避免盐焗或糖渍产品增加钠摄入。

黑榜:骨骼的“隐形杀手”

1. 碳酸饮料——磷酸的“偷钙陷阱”

碳酸饮料中磷酸含量高,会打破血液中的钙磷平衡。当磷酸浓度过高,身体会从骨骼中“抽调”钙质来中和,长期饮用可导致骨密度下降。研究显示,每日饮用350毫升碳酸饮料的人群,髋部骨折风险增加14%。建议用柠檬水或淡茶替代,既解渴又避免钙流失。

2. 高盐食物——钠离子的“钙排泄泵”

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的钠含量超标,每摄入2300毫克钠(约6克盐),尿液中会流失40毫克钙。对老年人而言,肾脏排钠功能减弱,更易加剧钙流失。可通过控盐勺量化用盐,并多用香草、蒜蓉等天然调料提味。

3. 含咖啡因饮料——利尿作用的“钙流失通道”

咖啡、浓茶中的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会加速钙通过肾脏排出。每杯咖啡(约200毫升)约导致2-3毫克钙流失,若长期每日饮用3杯以上,骨质疏松风险显著上升。建议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400毫克(约2杯咖啡),或搭配牛奶饮用以补充钙质。

饮食策略的进阶法则

少食多餐与细嚼慢咽

老年人及长期缺乏运动者消化功能较弱,可将每日餐次调整为5-6次,每餐控制在七分饱。例如早餐后增加一份酸奶坚果杯,下午茶选择豆腐脑或蛋羹。细嚼慢咽(每口咀嚼20次以上)能减轻肠胃负担,提升营养吸收率。

营养协同与场景化搭配

钙+维生素D组合:牛奶+鸡蛋(早餐)、三文鱼+香菇(午餐)

维生素K+钙组合:菠菜豆腐汤+芝麻酱(晚餐)

镁+钙组合:燕麦粥+坚果碎(加餐)

警惕夏季饮食风险

高温易引发食物腐败,老年人需特别注意食材新鲜度,避免因腹泻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和钙流失。建议使用保鲜盒分装食物,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

骨骼健康如同“银行账户”,年轻时多“存入”营养,年老时才能避免“透支”。通过科学的饮食选择和生活习惯调整,三类高危人群可有效筑牢骨骼防线,让晚年生活更稳健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