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杂志

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医学SCI投稿三大雷区与规避策略

时间:2025-07-02 17:07:06

在医学SCI投稿过程中,审稿人对研究质量的评估往往聚焦于数据可靠性、方法规范性和伦理合规性。许多优质研究因细节疏漏被拒稿,尤其以下三个雷区频繁出现在审稿意见中,需引起研究者高度重视。

雷区一:数据统计的“地基塌陷”——方法不规范与结果失真

统计方法如同研究的骨架,若基础不扎实,整个结论可能崩塌。临床医学研究中常见两类问题:

1.流程缺失标准化:如未说明是否采用盲法评估结局指标,或未明确数据清洗规则,导致结果可重复性存疑。这类似于建筑图纸未标注材料规格,后续施工必然混乱。

2.工具选择不当:例如用t检验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或忽略多重比较校正。审稿人更倾向看到对统计假设条件的验证(如正态性检验)及方法适用性论证。

改进策略:建议在方法部分采用“流水线式”描述,从数据收集、清洗到分析逐层说明,并引用权威统计指南(如CONSORT声明)作为依据。

雷区二:对照组设计的“镜像缺失”——因果链条断裂

对照组是临床研究的“参照系”,其设计缺陷会直接动摇结论有效性。审稿人常指出:

1.完全缺失对照:如某针灸疗效研究仅观察治疗组,无法区分治疗效果与疾病自然转归。这好比试图称重却不用砝码,结果毫无意义。

2.对照不匹配:对照组基线特征(如年龄、病程)与干预组差异显著,此时需通过分层随机化或统计校正(如倾向评分匹配)消除混杂偏倚。

典型案例:一项糖尿病研究若未设置安慰剂对照,则无法排除安慰剂效应(患者因心理预期产生的症状改善)。审稿人期待看到对照组设立的详细依据,包括样本量计算过程。

雷区三:P值的“过度包装”——统计推断的误读陷阱

P值滥用是审稿人重点审查的“重灾区”,常见两类错误:

1.绝对化解读:将P<0.05等同于“临床显著”,忽略效应量(如OR值、HR值)的实际意义。例如某药物虽P=0.04但降低血压仅1mmHg,临床价值有限。

2.多重比较未校正:在10个指标中筛选出1个P<0.05的结果,可能纯属偶然。审稿人建议采用Bonferroni校正或报告错误发现率(FDR)。

解决方案:采用“双指标法”呈现结果——同时报告P值与95%置信区间,并说明临床决策阈值。例如:“P=0.03(95%CI: 1.2-3.4)需结合该领域公认的最小重要差异值2.0来评估”。

超越雷区:审稿人青睐的三大加分项

1.透明化伦理细节:包括伦理批件编号、知情同意流程(如是否提供双语版本)、数据共享计划。公共卫生研究还需说明如何保护群体隐私。

2.可视化数据校验:通过流程图展示病例筛选过程,或补充基线特征平衡表(如Love plot),比文字描述更具说服力。

3.预注册与敏感性分析:在ClinicalTrials.gov等平台提前注册方案,并分析不同统计模型(如logistic vs Cox回归)的结果稳健性,能显著提升可信度。

医学研究的严谨性体现在“可复现的细节”中。避开上述雷区并非单纯迎合审稿人,而是构建科学对话的共同语言。建议投稿前采用“逆向检查法”——模拟审稿人视角逐项质疑自己的论文,或借助STROBE、PRISMA等清单查漏补缺。唯有将方法规范转化为研究习惯,才能让创新成果真正通过同行评议的淬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