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华夏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8 10:03:48
1.《华夏医学》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桂林医学院主办,面向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医药院校师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要求刊物思想性、科学性与先进性相统一,力求及时、准确地刊登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预防医学研究、药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发现、新学说、新动态。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临床交流、综述、医学教育研究等。《华夏医学》为双月刊,多次获得广西优秀期刊奖、广西高校学报精品期刊奖。根据《桂林医学院<华夏医学>期刊优秀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桂医科〔2022〕2号)文件精神,从2021年开始,每年将对《华夏医学》刊登的论文评优。
2.《华夏医学》采用网络采编办公平台。请广大作者务必在网站实名注册、投稿。
3.来稿请附单位介绍信,声明“资料属实,无一稿两投,无署名争议,无泄密”,所有人体研究(包含组织和细胞)请附医学伦理证明和知情同意书复印件(加盖单位的公章)。如已在国内外会议宣读,请在文稿上注明。凡系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的系列论文请在首页注明项目的来源及编号,并附上项目批文复印件,单位盖章证明属实。本刊予优先发表基金项目资助系列论文。
4.文稿请用word电子文档书写。来稿务求选题新颖,设计严密,数据可靠,论点鲜明,层次清楚,文字精练,排版美观,引用资料准确并给出文献出处。稿件字数以不少于5 000字为宜,简化字限用国务院第一次公布的方案,勿自造异字。
5.论文题目应简明确切地反映论文特定内容,原则上不超过30个字,中英文题目必须一致。来稿请附作者单位的中英文名称以及作者姓名(含汉语拼音)。
6.作者署名不超过6人。每位作者应该是论文学术内容的构思者、设计者或实验数据的采集者,能给予论文作出解释,能按编辑部提出的审稿意见完善论文,并能在学术界就论文内容进行答辩。对论文有贡献的其他人可写在脚注或致谢项中。作者单位、地址、邮政编码不同者应分别列出并予标识。请投稿时注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单位、专业技术职称、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毕业年份及院校专业、所获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等。合著论文作者排列顺序须征得全体作者同意。
7.为了适应国际间学术交流及文献检索的需要,凡在本刊发表的论著、临床研究、综述、医学教育研究类论文均应提供中英文摘要,其中论著、临床研究类论文按结构式摘要格式撰写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应简明扼要,控制在350字以内,中英文摘要应相对应。结构式摘要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可以连续排列,并标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字样。各部分的撰写要求如下:
目的(Objective) 简要说明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缘由及研究的意义。
方法(Methods) 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计思路,使用的材料和方法,如何获取数据、分析数据。
结果(Results) 陈述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与主要数据,并给出置信值与统计学分析P值。
结论(Conclusion) 依据研究结果作出结论,简要陈述研究所得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及研究的意义。
8.关键词以3~8个为宜,用《汉语主题词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和北京图书馆)及《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1984年)中的专业词汇或最新的专业词汇。中英文应一致。
9. 论文写作模板和层次基本结构,请参照本刊最新刊登文章。本刊所有文章都可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
10.中文句中的外文首字母,除专有词外一律小写,并注意英文字母的大小。加减号、比例号、等号前后各空1个字符。
11.度量单位请使用国际单位制(法定计量单位),如pg, ng, μg, mg, g, kg; μl, ml, L; μm, mm, cm, m; s, min, h; ℃; nmol, μmol, mol; kPa等,缩写字后不加黑点。请参阅:《医学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根据国家标准中《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请作者注意以下规定: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小斜)表示,不用x(英大斜);标准差用s(英小斜),标准误用sx(英小斜);t检验用t(英小斜);F检验用F(英大斜);卡方检验c2(希小斜);相关系数用r(英小斜);自由度用υ(希小斜);概率用P(英大斜);样本数用n(英小斜)。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2.表和图使用要求。表和图的设计应正确、合理、易懂,使每张表和图都“自明”,即单看表和图就能大体了解实验内容。同一数据不要用图和表重复表达。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表内无需划纵线来区分各类数据。图稿的宽度以15 cm为宜,高度可在10 cm左右。设计应美观,线条应光滑。图字与图分开或标在图上。照片必须层次清晰,反差适度,并注明文题、图号及图题。
13.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按照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写,在右上角方括号注明,如[1-2],[5-8]。引用文献应为公开发行的著作和研究成果,主要为近5年的参考文献,勿引译文、文摘、转载、内部资料。为体现学术成果的延续性,尊重前人研究,请特别关注本刊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章,并在文中提及或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总篇数以15~35篇为宜,应多引用近3-5年的中外文文献(50%以上)。
14.本刊参考文献格式采用国家标准格式GB/T 7714-2015(见附件1)。具体请参考以下格式:
[期刊] 序号 作者(3位作者及以内请列出所有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超过3位作者,只写前3位作者姓名,后加“等”或“et al.”).题目.刊名(外文缩写按Index Medicus格式),年,卷(期):起页-止页.
[书籍] 序号 作者姓名.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
[专著中析出文献] 序号 作者姓名.题目.见:主编.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
15.编辑部收到稿件后按顺序编号。编辑部如认为稿件内容需修改时,将于30日内通知作者修改。投稿后30日未获得稿件相关信息时,作者有权另投他刊。修改时间超过既定期限者,再送回则按新稿处理,重新登记收稿日期,按照新稿审稿流程进行。
16.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依照《版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
17.作者在网上投稿后,同时将A4纸打印稿、单位证明和课题证明邮寄到编辑部,并请注明作者(如系以单位或其他集体名义撰文,请注明执笔人或联系人姓名)的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18.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入编期刊,凡在本刊刊登的稿件,均视为同意全文入编。来稿刊登后对第一作者赠当期杂志1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