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杂志

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4 09:36:13

1.jpg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为我国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广大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及相关学科(包括神经生物学、神经遗传学及康复医学等)医师为主要读者,报道神经精神学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方法、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神经精神疾病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

本刊设有论著、短著述、病例报告、综述、疑难病例会诊、临床荟萃、继续教育及会议纪要等栏目的稿件。欢迎踊跃投稿。述评、临床荟萃及专家论坛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一、投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病例报告、综述、疑难病例会诊、临床荟萃及会议纪要类稿件可视情况而定,短著述一般不超过2000字。

2.投稿清单:(1)自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网上投稿系统。作者注册必须有真实姓名等个人信息才能投稿,通信作者联系邮箱尽量使用单位邮箱。在注册后1周未填详细个人信息,编辑部将当成错误信息删除,请作者注意。(2)推荐信: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推荐信在首次投稿时以附件形式一并上传。(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资助,附基金证书复印件。(4)知情同意书: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5)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相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即是否有经济利益或其他关系造成的利益冲突)。

二、稿件处理

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其中专家外审为匿名。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于稿件系统做退稿处理。投稿两周内不交审稿费不予审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正在本刊审阅的稿件,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本刊承诺收到稿件2个月内告知稿件处理意见,如未收到,请主动与编辑部联系。

对重大研究成果,请邀请外单位两名知名专家书面推荐意见。投稿前与编辑部联系说明情况,稿件经审核通过后,我们将以最快时间(4个月内)发表。

三、有关著作权事项

1.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1个月不修回者,视作自动撤稿(如有特殊情况,请向编辑部说明)。

2.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在《稿件处理通知书》上签名,视为论文专有使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所有,《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未经《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四、对来稿的要求

为方便期刊文章的统计、评价、检索、查询和著作权管理,根据国家有关学术期刊的要求,《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对投稿的各项要素进行规范,具体要求如下:

1.投稿页篇首格式

1)文章题目(居中),字体宋体三号加粗。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包括科室)、所在省市及邮编(多个作者之间用逗号相隔;名字右上角标注数字),基金具体名称与编号,字体为宋体三号加粗。注:论文正文不可出现作者姓名、单位等相关信息。

 

关于作者署名,作者应具备下列所有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若通信作者非第一作者,则应同时注明通信作者的地址及邮政编码、联系邮箱(尽量使用单位邮箱)。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通信作者),列出其单位、邮政编码;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应征得被致谢人同意);写作组成员在文后、参考文献前一一列出。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外国作者的通信地址应用其本国文字加注。

2.次页为论文正文

1)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15个汉字以内为宜,不宜用缩略语。中、英文题名应一致。

2)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避免使用缩写,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应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含义与中文一致),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通信作者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名、邮政编码及单位电话、E-mail。

3)关键词:论著需标引3~5个关键词。请按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所编译最新版《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所列的主题词。如果最新版CMeSH中尚无相应的主题词,必要时可采用常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CMeSH还原为全称。

4)研究设计:应交待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临床实验设计(应交待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方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说明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5)统计学:用x±s表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3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若P<0.05或P<0.01,一律描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量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多因素分析,不宜简单处理成单因素分析。

6)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注意图表内容不要重复。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主谓语不能倒置,应使表中每一列数据的单位相同,有效位数一致。表格中注释用的角码符号一律采用单个角码的形式,按顺序选用1)、2)、3)…,并在表注中按顺序依次标出。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片电子版建议用JPG格式,图中需按图片编号。论著中图表的文字需有中、英文对照。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并在文中注明。大体标本照片和显微镜下图片在图中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7)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15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中文药物名称应适用1995年版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中国通用药物名称》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8)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

9)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10)缩略语:文题不用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正文首次出现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11)参考文献:按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使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等相应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对国内同行已发表的相关论文应充分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1]期刊中析出的文献:主要责任者(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如:徐启武,宋冬雷,冷冰,等.脊髓动静脉性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3):131-135.

[2]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作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

如:高立达.脑脊液漏[M]∥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