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杂志

期刊简介

               《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剖宫产术后早孕流产大出血病例分析

时间:2023-04-12 15:22:00

随着社会的 发展 ,剖宫产率在提高。由于剖宫产后子宫内壁一般留有瘢痕,若再次怀孕行流产术,容易导致大出血。文章通过病例分析,提出剖宫产术后早孕流产大出血的预防措施。 1 病历摘要
  例一:患者张××,女,27岁,牛杜镇人。剖宫产三年后,因怀孕行早孕人流术后阴道持续出血40 d,于2007年5月12日入院。40 d前因停经60 d,尿妊娠试验阳性,行人工流产术后,术前未做B超检查,具体手术情况不详。术后7 d阴道出血增多,为正常月经的2~3倍,在当地 医院 诊断为“人流不全”行清宫术。术后仍有阴道出血,半月后阴道出增多,再次清宫,术中出血量多,输血600 mL,给予抗生素,止血对症 治疗 一周,阴道仍有出血而转入本院。既往史:3年前曾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入院查体:贫血貌,余未见明显异常。彩超提示:子宫8.8×5.0 cm×3.7 cm,宫壁回声不均,子宫下段前侧壁1.4 cm×1.3 cm低回声区,包块位于宫壁内,未穿透宫壁,血β-HCG447 U/L。诊断:①人工流产术后宫壁损伤;②滋养叶细胞疾病,入院后继续抗生素止血治疗,监测血β-HCG持续下降,10 d后血β-HCG6.21U/L,彩超提示宫壁低回声区未增大。出院论断:人工流产术后宫壁损伤。
  例二:患者昝××,女,45岁,北辛昝村人。剖宫产一年后怀孕,因胎儿发育不全而 自然 流产(不全流产),行清宫术后阴道流血14 d,于2008年3月26日入院。末次月经2008年1月29日。停经33 d,阴道流血,自认为月经来潮,5 d后出血加重,共持续10 d后就诊于当地医院,B超提示:子宫腔中下段有不规则中强光团1.0 cm×0.8 cm,尿妊娠试验阳性。诊断:不全流产。行清宫术,术中大出血,共输血1 200 mL,清出组织约8 g,未见绒毛。用抗生素止血对症治疗14 d后阴道仍有出血而转入本院。既往史:16个月前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现处于哺乳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B超提示:子宫前位8.8 cm×4.6 cm×3.5 cm,子宫下段前壁原切口部位突起,内显示0.9 cm×0.8 cm囊性区,周围回声增强,囊内未见胎心搏动,周边血流不丰富,双附件未见异常,盆腔少许积液,血β-HCG160U/L。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共150 mg,甲氨蝶呤肌注共200 mg,辅助中药治疗两周,复查彩超提示:子宫前壁原切口处右侧中强光团1.5 cm×1.4 cm,回声不均,光团内未见明显血流,血β-HCG4.29U/L。出院诊断: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定期随访,1周后血β-HCG降至正常,2周后彩超提示包块缩小。 例三:患者尚××,女,29岁,嵋阳村人。剖宫产术后11个月怀孕,人流术后阴道流血30 d,于2008年9月28日入院。11个月前行子宫下段部宫产,母乳喂养。3个月前因妊娠45 d行人工流产术,术后2个月阴道少量出血,持续20 d后自净,干净3 d后置节育环,放环6 d后突感下腹痛,于当地 医院 B超检查:子宫下段前壁4.0 cm×4.3 cm大小妊娠囊,并见胎芽和原始心管搏动,节育环位于妊娠囊下方。诊断:宫颈妊娠。拟行人流+取环术,术中探测宫腔时因出血凶猛而停止,输血600 mL,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共150 mg,甲氨蝶呤肌注5 d共100 mg。因阴道持续少量出血而转入本院。查体: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子宫如孕50 d大小,质软,宫颈增粗,直径4 cm,双附件未见异常。彩超提示:子宫前位,10.9 cm×5.0 cm×4.4 cm,前壁峡部见一混合包块4.5 cm×4.0 cm,内部显示丰富血流,双附件未见异常,血β-HCG124.1U/L(正常值0~3.27U/L)。诊断:①异位妊娠;②滋养叶细胞疾病;③宫壁损伤,入院后在硬膜外麻醉B超引导下行取环+清宫术,清出组织20 g,送快速病理提示:坏死组织及血块。因阴道持续出血遂行剖腹探查,见子宫增大如孕50 d,前壁峡部原切口部位突出5 cm×5 cm大小紫蓝色包块,表面仅为浆膜层包裹,双附件未异常。沿包块周周剪开浆膜层剔除包块。见其与宫腔通连,修补成型子宫。术后抗生素 治疗 。病理报告:送检包块内查见胎盘绒毛,术后2 d复查血HCG16.3U/L,7 d后痊愈出院。出院诊断: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
  2 讨论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也随之增加。本组3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为早孕终止妊娠过程中出现大出血情况。例1因缺乏早期辅检查,且反复清宫未送病理检查,根据病史考虑为清宫过程中,伤及瘢痕部位的子宫壁引起出血,形成宫壁血肿,但并不能完全排除为子宫瘢痕部位妊娠。例2剖宫产术后11个月哺乳期,早孕后经术前术后反复超声检查才确诊。例3按操作规则剖宫产术后半年,才可以上环,上环前未来月经,应做早孕试验,乡级医院医生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是其一。经手术证实为妊娠囊着床于瘢痕部位并向外突出生长是其二。
  本组病例提示,早孕终止妊娠时,常规B超检查了解胎囊情况是必要的,遇有可疑病例,应进一步彩超或经阴道超声检查了解妊娠囊部位、与宫壁关系及血流情况,位于瘢痕部位的妊娠按异位妊娠处理,动态监测HCG及超声下变化,药物杀胚或手术治疗。如要宫腔操作,也应在充分术前准备的前提下进行。对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人流术,操作时应注意器械进出宫腔时的方向和力度,避免粗暴操作,吸刮时应有意识避开子宫峡部切口部位,以免损伤。医务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避免医疗事故发生。